七等生《老婦人》曾入考題 角色動機鮮明

作家七等生在2003年推出《七等生全集》後,宣佈「封筆」,爲創作生涯畫下休止符。(本報資料照)

已故作家七等生在2003年推出《七等生全集》後,宣佈「封筆」,爲創作生涯畫下休止符。但他的作品歷久不衰,1982年推出的小說老婦人》,2016年還被入選爲國文會考考題,要考生依據文章內容揣測角色動機,顯見七等生雖沉寂文壇多時,但作品已然成爲臺灣文學經典

季季表示,七等生以獨有文學風格自成一家,自他寫作以來,也不乏有許多學者專家討論解析他的文章,不少有志踏入文壇的人,自然也會拜讀到七等生的作品,「60年代的作家中,七等生很受矚目。除了《沙河悲歌》偏寫實作品外,其他作品幾乎都帶有超越現實色彩。」

季季表示,超越指的就是自世界騰空而起,往內心、靈魂深處去挖掘,他的小說人物,有許多實則都是七等生心靈化身,反映七等生曾有的行爲、行動、想法。外界不少人曾批評七等生文體難理解,也是因每位讀者未必都能與七等生所寫的心靈深度產生共鳴。

作家吳鈞堯則表示,七等生的小說從來不是可口、好閱讀的,但那是另一種養分,「我們平常看太多可口宜人的作品,但不曉得作品精神所在。七等生則是具備覺醒能力反省能力的叛逆寫作者。叛逆是一種破壞,帶來變化,同時也有助於新的建設。他的作品才能夠不斷衝擊出新的思想影響不同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