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飲食 剛果人用木薯包糉子

非洲中部的剛果河畔,兩座首都隔河相望,這兩個國家都叫剛果,爲了加以區分,一般會在國名後加上首都名。剛果共和國首都是西岸布拉柴維爾,簡稱剛果(布);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是東岸金沙薩,簡稱剛果(金)。就在剛果河流域,一種當地傳統食品卻能勾起中國人的思鄉之情。這就是被叫做“馬尼奧克”的木薯糉子

筆者初到布拉柴維爾,就聽當地的中資企業的朋友介紹,這裡有一種叫馬尼奧克的食物,十分奇特,但無緣得見。工作之餘筆者來到當地超市體驗民情,發現超市裡商品豐富,除了價格高昂以外,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在路過熟食櫃檯時,擺在裡面的食品吸引了我的注意,糉葉裹成長條狀,這不就是中國的長糉子嗎?一問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馬尼奧克”。出於好奇,筆者買了一個,結果售貨員極力建議搭配烤雞一起吃,於是我就買了組合套餐

回到住處,剝開糉葉,裡面一片白嫩,不是糯米,倒像是年糕。這時一股酸臭味襲來,仔細一聞,正是馬尼奧克的味道。不過這也無法阻擋我的好奇,心想也許聞着臭吃着香,於是切下一小塊放進嘴裡,臭味沒有了,但也沒有其他味道,嚼了幾下,口感很有韌勁,接着一股酸味瀰漫口腔,只能趕忙嚥下去。這纔想到應該配着烤雞和醬料一起吃。但酸味還是揮之不去。

圖片說明:木薯糉子是當地民衆的傳統主食

馬尼奧克是當地民衆的傳統主食,就是當地語言木薯這個詞的音譯當地人主要用木薯做糉子,所以馬尼奧克就成爲木薯糉子的代稱。木薯原產南美洲,是歐洲殖民者巴西引入非洲的。1640年至1650年纔開始在剛果盆地推廣種植,當地民衆才接觸到這一作物,並學到了如何製作木薯糉子,由於木薯生命力強,可以適應各種土壤,而且產量大,到了20世紀,木薯已成爲當地人的主要糧食作物。

製作木薯糉子並不容易,首先要將木薯塊莖剝皮放在水中浸泡,去除毒素,然後搗碎、過濾,發酵後,先搓成長條狀,再用當地一種叫恩戈的葉子包起來,蒸上幾個小時就可以吃了。雖然現在麪包等食品已經逐漸成爲當地人的主食,但馬尼奧克仍是許多剛果人的重要食物。

布拉柴維爾的街頭就有出售馬尼奧克的小攤,一個只要約人民幣5元錢,能作一天的口糧。在一些高檔西餐廳也可以選擇馬尼奧克來替代餐前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