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疫情衝擊 臺灣的智慧農業鍊金術

工商時報10日舉辦「2021精緻農業高峰論壇」,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所商業科技應用研究所所長黃兆仁(左)及農委會科技處處長王仕賢(右)共同進行研討。圖/顏謙隆

2021精緻農業高峰論壇由工商時報、國立清華大學、福壽實業、向陽優能電力、臺茂奈米生化、兩岸福治民生髮展基金會共同主辦,9月10日於時報大樓舉行,由商發院商業發展與商業科技應用研究所所長黃兆仁主持,農委會科技處處長王仕賢受邀致詞。

表示,氣候變遷對全球農漁生態衝擊越來越大,各國莫不對此做出因應,臺灣則在2016年農委會陳駿季副主委於農試所所長任內,推動智慧農業的研發期程,各界對於智慧農業或所謂精緻農業都特別投入。

王仕賢指出,日前APEC農業部長級會議中,討論如何落實零碳政策在農業上的生產,但又要保持糧食的產量與安全,這些都源於COVID-19造成的影響,而進步如新加坡,糧食自給率現在還不及10%,希望在2030年提升至30%,這就要運用農業新科技,諸如室內養殖、立體農場、海洋養殖等去做開發。

他說,今天全世界都受到循環農業概念的啓發,整體的思維已有轉變,以荷蘭爲例,早期是以「所有資源達到最大產能」爲農業生產哲學,現在則是「以合理資源生產足夠糧食」。在APEC亞太經合會農業部長會議中也有「Used less, produce more」,意即「用更少資源,生產更多產品」。

這次論壇從農業在智慧農業、漁電共生、植株健康及栽培管理,糧農循環體系如何轉型永續綠色企業等發展導入,希望幫助大衆對農業發展有更深入的瞭解。王仕賢有感而發表示,農業是永續的產業,子孫都仰賴這些資源,雖有人說農產品GDP很低,但若沒有農產,那麼其他的GDP大概都不存在了!所以農產是一個重要且根本的需求,不能忽視。

主持人黃兆仁所長表示,疫情發生後,全球在農業上有所反思,就是如何確保糧食的產量與安全。如何將新科技、舊農業結合,構築臺灣農業大平臺,將臺灣的農業經驗輸出,幫助開發中國家,在國際成爲一個典範,這有賴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