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燃費改「隨油徵收」? 交通部列4大原因打槍說NO!

▲目前汽燃費隨車徵收,但有民衆提議應該改爲隨油徵收。(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汽燃費隨油徵收」,交通部列出4大原因迴應,結論是現階段仍維持目前徵收方式,但會請運輸研究所就隨油徵收的相關層面影響,另案辦理專案研究通盤檢視。

交通部說,綜觀國內外汽燃費徵收,有采隨車徵收者,如新加坡,也有采隨油徵收者,如美國,並非一成不變。臺灣目前會採隨車徵收方式,主要是鑑於以往採隨油徵收方式時,所導致非車用油流入市場,造成市場混亂,弊端叢生而調整。目前隨車徵收的費率,是依據每車每日平均行駛里程與用油量推估而得,徵收精神仍爲隨油徵收並沒有改變。

1.汽燃費本質道路使用費,非節能減碳、空氣污染防制目的

交通部表示,汽燃費徵收是依據公路法第27條第1項規定:「公路主管機關,爲公路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所需經費,得徵收汽車燃料使用費」。因此,汽燃費爲車輛使用道路所衍生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所需經費,本質爲道路使用費,與多數民衆認爲依燃料使用量課徵以達到節能減碳及空氣污染防制之目的性質有別,且目前燃料油已有附加空污費。另隨着非汽柴油車輛(如電動車等)的發展,車輛用油多寡與對道路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成本關聯性已非必然。

2.非用油車價格高於一般汽柴油車,但收不到汽燃費,衍生低所得者補貼高所得者

交通部說,汽燃費徵收方式變革,宜一併確保道路養護財源穩固及避免徵收成本大幅增加。若實施隨油徵收,因非用油車及節能車輛價格高於一般汽柴油車,所得較低者買不起,將造成低所得者需負擔較多汽燃費,衍生低所得者補貼高所得者應負擔養路費用的不公平現象

▲交通部列出4原因,認爲汽燃費仍應維持隨車徵收。(圖/記者季相儒攝)

3.未收氣燃費油恐流竄,非道路使用者補貼道路使用者交通部指出,一旦車用油及非車用油存有價差,不論管理稽查方式爲何,人性追求低價心理,未課徵汽燃費油品流用及轉售問題無法避免,導致費收短徵,道路養護修建所需經費需由國庫款增加挹注,將衍生非道路使用者補貼道路使用者的另一個不公平現象。

4.隨油徵收須區分徵收對象,整合難度高且擾民另外,加油時須區分使用道路車輛爲徵收對象,避免一律附加於油品銷售時課徵汽車燃料使用費所衍生適法性問題,農漁機械民生、工業等非車輛用油須建構複雜身分辨識及用途證明作業機制,整合難度高且有擾民議題

交通部總結,道路既爲公用設施,即使車輛未使用仍須定期養護及管理,現行徵收方式,道路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的固定成本支出可由車輛使用人依據平均用車習慣共同分擔,尚屬簡易合理的可行作法

▲若汽燃費採隨油徵收,加油時還得區分徵收對象。(圖/記者李鍾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