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工業利潤增速首度轉正 超六成行業利潤正增長

(原標題:前10月工業利潤增速首度轉正, 超六成行業利潤正增長)

生產經營持續好轉、需求邊際改善帶動下,中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走出了一條前低後高、單邊反彈的曲線。

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29.1億元,同比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這是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前10月超六成行業的利潤實現了正增長。

分析指出,工業企業利潤增幅明顯得益於市場供需關係的日益改善,產業循環逐步暢通,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以及PPI降幅的持續收窄。此外,今年中國出臺的一系列助企紓困措施落地也提振了工業企業的效益

12個行業利潤增速達兩位數

數據顯示,1-10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利潤增速比1-9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有25個行業利潤同比實現增長,比1-9月份增加4個,利潤增長的行業面達61%,其中12個行業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

11月27日,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航燕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前10月工業利潤大幅改善一方面得益於工業生產的明顯恢復,另一方面得益於價格方面PPI的持續收窄。

她指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增速蟬聯2019年3月以後的新高,這說明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而且在工業中佔主體地位的製造業仍保持着高速增長,這是工業利潤持續改善的基礎。

價格方面,張航燕指出,2020年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1%,環比持平,自5月份以來,價格降幅整體呈現收窄趨勢,這有利於工業利潤的改善。

此外,張航燕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出臺的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預計全年減稅降費有望超過2.5萬億元,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可能也會達到1.5萬億元以上,這也有利於改善企業的利潤。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指出,隨着一系列助企紓困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地見效,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穩步恢復,盈利狀況改善。1-10月份,私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1%,1-9月份爲下降0.5%,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增長3.5%,增速加快0.9個百分點。

裝備製造業貢獻最大

朱虹指出,1-10月份,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利潤增長加速,是對工業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板塊。

其中,電子行業自4月份累計利潤增速轉正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1-10月份增長12.6%,對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尤爲突出。

隨着穩基建投資和促進汽車消費等政策持續顯效,貨車、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改善,帶動汽車製造業利潤穩定恢復,1-10月份利潤增長6.6%,增速比1-9月份加快3.6個百分點。

此外,通用、專用設備製造業延續快速增長態勢,1-10月份累計利潤分別增長12.0%和22.9%。

張航燕認爲,裝備製造業利潤改善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下游的電子等行業需求出現明顯好轉。疫情加速了各行業的線上遷移,遠程辦公、遠程教育等快速發展,這帶來了手機、筆記本、集成電路等電子信息行業的加速發展。而家電、電子信息產業又是機器人、高端機牀等上游裝備製造業的主要應用領域

其二,汽車行業在連續多年低迷之後正迎來一輪景氣週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研究室副主任江飛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疫情衝擊下,一季度汽車生產面臨着嚴峻的困難,部分零件一度出現斷供情況;但隨着國內外產業鏈的逐步恢復,這種斷點正在被彌合,這提振了近期的汽車行業,部分車企也存在趕進度的情況。

另一方面,他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趨勢下,不少家庭行業開始考慮從公共交通轉向私家車出行,加上近期的汽車行業刺激政策,這也帶來了汽車產業的持續回暖。

10月汽車製造業增長14.7%,汽車產量248.1萬輛,增長11.1%,其中,新能源汽車16.5萬輛,增幅更是高達94.1%。而汽車行業也是工業機器人、機牀等上游裝備的主要應用領域。

“新能源汽車、5G和消費電子等行業正是工業機器人能夠大顯身手的領域,對於機器人行業從業者來說,這些機會是令人振奮的。”ABB中國機器人事業部負責人樑銳在近日的進博會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

其三,張航燕指出,今年中國出臺了一系列工業穩增長的措施,這帶動了不少工程機械的需求改善。

從生產端看,10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剷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設備,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94.1%、38.5%、30.2%、28.0%、20.4%。

消費品需求大幅回暖

朱虹指出,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增速穩定回升也是工業利潤回暖的重要原因。

1-10月份,受國內需求回暖、出口形勢好轉等因素共同拉動,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4.8%,增速比1-9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製造、造紙、菸草等行業利潤保持10%-30%的兩位數增長;酒飲料、紡織、醫藥行業利潤分別增長5.1%、7.6%和8.7%,增速比1-9月份均有所加快;紡織服裝、木材加工、皮革毛皮、傢俱製造、化纖等行業利潤降幅也出現進一步收窄。

江飛濤指出,消費品市場向好是因爲今年一季度大量工廠停工,企業復工之後開始紛紛加緊生產,存在明顯的“補庫存”與“趕訂單”情況;另一方面,隨着年末旺季的到來,近期外貿表現明顯好於預期,國內需求也出現了明顯的回暖跡象。

張航燕指出,隨着年底聖誕的臨近,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回暖,這帶動了工業消費品和工業出口交貨值的攀升,10月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126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3%,而9月份的這一增速爲下降1.8%,這支撐了工業消費品的效益好轉。

張航燕表示,近兩個月來,由於國內疫情控制明顯好於國外,供應鏈完整,部分印度、甚至東南亞的生產正在轉向國內。比如,近日有關印度紡織等行業訂單轉移至中國來生產的消息不絕於耳,10月棉花、棉紗、坯布印染等紡織原材料價格出現了全線大漲的現象。

傢俱方面同樣如此,廣東愛米高傢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鍾社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近期傢俱行業出口空前火爆,許多工廠訂單已排到了年後。

與此相伴的是,出口領域出現了集裝箱“爆單”、“一櫃難求”的局面;而部分製造業甚至開啓了新一輪的“缺工模式”。

需求的回暖也使得工業產成品存貨增速有所放緩。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6.9%,增速比9月末回落1.3個百分點。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6.77萬億元,同比增長15.9%,這相比9月末上升了1.6個百分點;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爲54.7天,同比增加了7.1天,比9月末也略有增加。

張航燕表示,“這說明企業在經營中仍面臨着資金流壓力,部分企業存在‘三角債’的問題。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確實很多企業的庫存壓力有所緩解,但大量企業表示,應收賬款正在成爲一大難題,未來要更加關注庫存變爲應收賬款的問題。”

她指出,從短期看,工業利潤仍有望保持持續復甦勢頭,不過從中長期看,疫情之下,內外部需求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製造業投資仍在下降,企業利潤的持續改善仍面臨不少挑戰。

(作者:夏旭田 編輯:包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