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遺址飄臺灣香 淹城夜市熱鬧滾滾

記者趙禕/上海報導

江蘇常州市擁有2700多年曆史的春秋淹城遺址景區上,今天飄來了陣陣臺菜香;一場名爲「淹城夜市,城市煙火」 的兩岸青創市集活動今天起在春秋淹城遺址景區展開,這個包括文創美食、非遺、舞臺表演節目等的熱鬧活動將持續整個暑假,把絕讚的臺灣風、臺灣味帶給大陸民衆

▲▼「淹城夜市」兩岸青創市集活動吸引了許多民衆前來體驗臺灣風味。(圖/江蘇臺商提供)

這場夜市活動是由中華兩岸交流協會江蘇代表處作爲合作單位舉辦的,選在遊人如織的常州5A景區春秋淹城遺址舉行,以表演、美食、文創綜合呈現的兩岸融合市集,不但吸引衆多常州市民前往嚐鮮,也把臺灣風味帶給來自長三角,甚至更多大陸其他省份的民衆。這是兩岸青年在後疫情時代共同開拓的夜間經濟庶民經濟,充分展現了兩岸青年同心協力、水乳交融友情,非常具有指標意義。

根據大陸考古專家考證,春秋淹城遺址距今有2700多年,總面積約65萬平方米,形制獨特,它「三城三河」的建築形制與「孟子」中「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的記載吻合。遺址曾經出土包括獨木舟、青銅器、大量原始青瓷器陶器等珍貴文物,被大陸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曾獲得聯合國環境可持續發展項目金獎

除了「淹城夜市」兩岸青創市集活動之外,中華兩岸交流協會江蘇代表處這次和一批在長三角從事文創產業的臺商,先後和常州大學、常州工學院、常州科教城、博創文化藝術共創園等進行合作交流,同時在「常臺文創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上,中華兩岸交流協會江蘇代表處兩岸科技產業處、臺灣神農科技發展協會等也和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簽署合作協定,共同成立常州紡院未來鄉村學院,未來將利用學校文化創意資源,匯聚常臺文創產業精英,聯手打造常臺文創產業合作平臺,「合作共贏,攜手並進,開拓兩岸文旅局面」。

▲中華兩岸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劉仲宇、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洪霄共同爲「常州紡院未來鄉村學院」揭牌。(圖/江蘇臺商提供)

本次「常臺文創產業融合發展對接會」還在常州運河五號創意街區美術館舉行一場「常臺大運河藝術作品交流展」,以「大運河」爲主題,圍繞「文旅」、「鄉村振興」進行,來自臺灣的藝術家的作品和常州紡院2022屆學生畢業設計教師作品一同展出,呈現水韻江蘇的人文魅力

▲臺灣攝影家陳思豪與他的作品。(圖/江蘇臺商提供)

▼臺灣攝影家陳思豪作品「璀璨運河」。(圖/陳思豪攝/陳思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