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萬萬都是你

圖/鄧博仁

(春光出版提供)

「遇到喜歡的書,妳會願意爲它付出千千萬萬遍。」剛轉職爲小說版權經紀人時,前輩交接完密密麻麻的SOP後,擺出一副過來人的表情幽幽地說。

當時的我無法理解,還心想,也太熱血了吧?每天上班都被幾百封未讀信件淹沒,別被客戶千刀萬剮就謝天謝地,哪可能爲了一本書千千萬萬遍?

直到我遇見了你正在讀的這本書。

那時是二O二O年初,疫情尚未全面爆發,信箱按照慣例涌入當年度的最新書稿和出版計劃,《千千萬萬都是你》也是其中一封。這家澳洲客戶當時的窗口冷靜、話少,介紹書時不像其他人那樣塞滿華麗的關鍵字,在一片熱鬧喧囂中顯得格外有距離感。

但說來神奇,我永遠記得當初一點開稿子,是如何被十歲主角蕾伊的聲音深深擊中,心頭一緊:

頭幾天。

寂靜並非全然無聲。當然,它也不是喧譁,而是襯在事物之下,讓細瑣的聲響鮮明起來:心跳震耳,廚房時鐘尖銳前行,冰箱低聲呢喃,我一動,腦中全是衣物的摩擦聲。

史林特舔了舔碗中的水,用眼神告訴我該吃飯了。鬧鐘在該起牀的時候響起。

用極致敏銳的感官襯托出空間與心境的死寂或許不算新鮮,然而當這些情緒反應發生在一名十歲小孩身上,滿腹疑問遂排山倒海而來:什麼事的頭幾天?爲何如此安靜?小孩的世界怎麼會出現如此絕決的語氣,還伴隨「該」吃飯、「該」起牀的無力感?

就這樣,作者用略帶懸疑感的開頭,一步步帶我們踏入主角蕾伊所處的冰冷深淵。

媽媽消失後,十歲的蕾伊非常、非常努力當一個有人照顧的好孩子:自己起牀,準備三餐,認真上課寫作業,遛狗,除草,登入網銀繳瓦斯費,開着電視入睡。

媽媽最常用的洗髮精只剩下一點點,蕾伊很擔心一旦用完,屋子裡媽媽的味道就會消失,但她還是堅持要用,因爲只有讓一切氣味和聲音照舊,這個家才能永遠停留在媽媽仍在的那一刻,彷彿她從未離開,彷彿她很快就會回來。

蕾伊很清楚總有一天會被發現。但也許,只要她努力讓生活維持正常,避免所有不必要的關心,就沒有人會起疑。而她,就能再多當一天媽媽的女兒。

如果說蕾伊努力用正常與秩序塞滿空蕩的家,那麼隔壁的奶奶萊緹就剛好相反。她用滿屋子的垃圾擠走日常,將幼女過世的悲痛埋在發臭的垃圾之下。

「我渾渾噩噩地過着日子。一切似乎如常,卻又不一樣。」兩個被留下來的人,各自緊抓着房子的回憶不放,將生活打造成絕境,把自己鎖在萬丈深淵。「我只要假裝從未擁有,就不會格外想念了。」明知道自己的逃避與壓抑不正常,但是正常又有何用呢?沒了那人的聲音、氣味和溫度,所謂正常,只不過是令人想放聲尖叫的折磨。

兩個倔強又彆扭的靈魂不打不相識。她們看透彼此的口是心非,嗅出對方一層一層糊上的武裝,從對方不可理喻的姿態中看見破碎的自己。於是,她們選擇溫柔守護對方的逞強,在無止境的暴雨中靜靜當一把自己不敢開口索求的傘。

然而,「維持一個謊言終究是很累人的一件事。」

讀完最後一個字就像是從深深的海底浮上水面,恍如跟着蕾伊一起憋了一口長長的氣。

在讀書會上,我幾乎動用了所有的臉部肌肉和分心技巧,才能讓自己不至於像個瘋婆子一樣聲淚俱下。

這本書不僅好看,外在成績也佳,很早就賣出了北美與幾國歐語版權,讓我對它信心滿滿。沒料到,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書展出差全面取消,版權交易全面放緩,這本書應該要起飛的時期,世界卻靜止不動了。

晃眼來到二O二一年。沒了後續話題支援,《千千萬萬都是你》在澳洲悄然上市,眼看這本書就要成爲汪洋書海中不起眼的一滴淚,我心有不甘。於是,在事隔一年重新與出版社見面的年初會議上,我幾乎是「強迫推銷」這本書,每談一次就哽咽一次,不過即便發動「情緒勒索」,效用還是不大。就這樣一直沉寂到了年末,我的不死心才終於化爲好消息。

當我與外方報告出版社對本書的喜愛,一向淡定的外方窗口竟私下回了我一封超多驚歎號的信,最後成交時還說:「我知道,從我們第一次討論這本書那天起,妳就一直是這本書的頭號粉絲。能得到今天這個結果真是太棒了。」

距離前輩那句教誨將屆三年,我這才恍然大悟。啊,原來這就是前輩所說的,有那麼一本書,你會願意爲它千千萬萬遍。

版權代理和一本書的相遇總是特別早開始,也特別早結束。通常,在將翻譯版權交付給出版社的那一刻,我們的工作便已功成身退,更別提我如今已經暫別了版權代理這個崗位,沒想到竟然還能以這個方式與《千千萬萬都是你》再續前緣,我想這或許說明了,這趟爲你千千萬萬遍的旅程,尚未終結。

從英文初稿、英文定稿再到中文版問世,稿子的面貌已經與當時不同,再加上自己生活的變化,閱讀時的感覺也因此起了質變,就跟書中老奶奶萊緹那些被裝箱的囤積物一樣,也跟蕾伊努力假裝正常的家一樣,看似依舊,卻再也回不去。

要說沒有感慨是假的,但是,這樣也很好。

雖然與初讀時的感受不同,卻是一分承載無數人心意、經過無數人之手打磨,此刻正被你捧在手中的稿子。

事物和記憶一樣,都得先存在過,纔有可能消逝。消逝雖然代表再也無法擁有,卻也是存在過的證明。氣味終究會散去,聲音越來越鈍,但是曾經陪伴過的時光不假,曾經擁有的感覺不會騙人。

每當想起某段時光,那個由各種有形物質與無形念頭組成的當下,大腦的訊號便像星光同時亮起,沒有先來後到,或許就像《異星入境》中的外星文字,同時涵蓋了過去與未來,既是因、也是果,是一種組合、一種網狀思維,很難用線性邏輯的語言傳達。

既然語言說不出,便很難讓旁人知曉,唯有自己才能心領神會。就像蕾伊所說的:妳,不單只是「妳」這個個體而已。「瞭解妳」,也絕不是單一的概念,從來就不是。妳,是千千萬萬件事,千千萬萬個東西,千千萬萬個時刻。而現在,只有一個地方能將這些散落的碎片全部拼湊起來,那就是我的心。

我爲這個故事最終能夠抵達你面前而感動,由衷開心。

能抵達,真好。能感動,真好。

現在我們都是千千萬萬碎片的一分子了。(本文爲《千千萬萬都是你》推薦序,春光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