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沙漠蝗來勢洶洶,一天吃70只蝗蟲的雞鬥得過嗎?

(原標題:千億沙漠蝗來勢洶洶,一天吃70只蝗蟲的雞鬥得過嗎?)

澎湃新聞記者 陳凌瑤

千億只沙漠蝗已飛越紅海,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肆虐。沙漠蝗來勢洶洶之際,央視幾年前的一部紀錄片《牧雞治蝗》意外火了。片中提到,2001年河北草原發生了蝗災,眼看牧草一天天被侵蝕,草原上的牧民開始養雞來抵禦蝗蟲。

紀錄片《牧雞治蝗》視頻截圖

這種方式是利用雞與蝗蟲間存在的食物鏈關係原理,讓雞羣在草場上捕食蝗蟲來降低蟲口密度,控制蝗蟲種羣數量。牧民們先是將兩個月大的雛雞放到草地上馴養,以適應野外環境,15天后用特定哨聲訓練它們聽從指揮,再過15天就能帶着去捉蝗蟲了。一隻優秀的“戰鬥雞”一天能吃掉70多隻蝗蟲,5天內可以完成1000畝活動任務。

雞鴨們會是抵禦此次沙漠蝗的秘密武器嗎?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一些有條件的地區,用這種方法既能讓農民們增加收入,同時也能對蝗蟲起到一定控制作用。

據他介紹,在新疆西部還有一種名爲粉紅椋鳥的候鳥也是蝗蟲剋星。“蝗蟲來了,它們也來了,而且會先派一支偵察兵過來,看哪個地方蝗蟲比較多,能夠完成繁殖,調查完了再去把大部隊領過來。”

張澤華認爲,生物防治是一種思路,但針對當前肆虐的沙漠蝗暴發,可選的手段就比較少了。沙漠蝗有核心區、滋生地等密度比較高的地方,也有擴散區種羣密度中等的區域,還有偶發區密度比較小的地方,針對分佈特點,應該採取科學分區治理,根據密度合理分級治理,不同措施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級別都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他提到,特別是在非洲草原,生態系統脆弱,食物網複雜,食物鏈上下游關係相互依賴,被動防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核心區快速消滅,其他區域可以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態調控的方法等不同的措施實現綠色可持續治理。“在蝗災沒特麼嚴重的地方,牧雞治蝗能實現可持續控制,但在大面積上用它就來不及。”

沙漠蝗是全世界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飛行能力強、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羣。這種蝗蟲每天可以隨風飛行150公里,存活時間爲3個月左右。一隻雌性蝗蟲可以產大約300顆卵,1平方公里規模的蝗羣一天的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進食量。

據悉,沙漠蝗羣去年1月從阿拉伯半島的蘇丹和厄立特里亞飛越紅海,2月到達也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 3月到達巴基斯坦西南部,6月到達中北部。去年12月,新的蝗羣又在東非出現,並進一步蔓延。目前,已有10餘個國家受到沙漠蝗侵擾,農田損失巨大。

2月10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向全球發佈預警稱,非洲之角地區沙漠蝗蟲的繁殖仍在繼續,對該區域的糧食安全和居民生計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希望各國高度戒備,共同採取行動,籌措資金幫助受災國家抵禦蝗蟲入侵,避免發生嚴重蝗災和人道主義危機。

對於此次大規模蝗災的爆發,張澤華解釋道,沙漠蝗前幾年在非洲之角地區就有出現,具備一定基數,今年降水又比較合適,所以形成了大片聚集的種羣。羣聚型蝗蟲的特點是行動起來比較一致,遷到哪就把哪一掃而光,危害非常嚴重。

“蝗蟲的防治手段現在有很多,比如用飛機噴灑農藥等,但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蝗災發生面積太大。”張澤華說,因爲降雨等原因沙漠蝗一時間集中出現,對於大範圍受災的地區,防控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業內專家普遍認爲,沙漠蝗對我國的威脅不大,但仍需做好監測和防範工作。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日前表示,考慮到我國邊境地區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及沙漠蝗的遷飛習性,沙漠蝗危害我國的機率很小。

“沙漠蝗想翻越青藏高原到達內陸地區是幾乎不可能的,因而目前沒有風險,但也要看印度6、7月份時的防治情況。”張澤華認爲,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處形成的種羣會向印度西南擴散,最遠可達緬甸南部。屆時如果種羣率依然非常高,下一代成蟲可能會在西風急流與印度洋西南季風共同作用下,遷入我國西南地區。

張澤華提到,歷史記載中沙漠蝗在西藏和雲南有分佈,但至少近三十年來是未曾出現過的,那麼它對於我國而言可以說算是一種新的害蟲,其發生規律、監測方法、防控措施和遷飛擴散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我們必須要密切關注,在預判會遷入的一些區域做好實時監測和防控儲備,藥劑、設備、技術還有人員的培訓,都要準備好。”

在他看來,加強國際合作也很重要。“我們既要和國際組織合作,也要和周邊國家合作。首先是共享蝗蟲的信息,其次也能通過各種渠道把我們國家的成熟技術共享給其他地區。援助周邊國家,其實也是讓災害止步於境外。”

針對此次沙漠蝗災情,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專家建議:一是加強統一領導,協調不同省區,統防統治。二是實時動態監測,在可能遷入的區域佈置監測隊伍、設備,實現實時監測。三是做好物質儲備,儲備藥劑和施藥設備。四是建立國際合作機制,分享災情情報,協同防控。五是加強科學研究,研究進入我國的可能遷飛路線、落點區域、發生規律和防控方法。

那麼假如沙漠蝗真在我國出現,當如何應對?張澤華介紹,蝗災曾經與水災、旱災並稱爲我國三大自然災害。但與蝗蟲鬥爭多年後,我國已經形成了成熟的蝗蟲防控應對機制,包括有效監測手段、生物防治措施、生態控制措施等。他提到,在草原上應該儘量使用生物農藥來防治,農田上也應選用高效低毒的農藥或生物農藥。

“蝗蟲來了,你要想防它,只能是應急防治,可選手段比較少。但蝗蟲防治不能總去應急,我們應該努力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他提到,我國防治蝗蟲措施中最成功的就是滋生地改造,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等持續防控,目的是實現生態系統平衡,也可以使用不育誘導和滯育調控等生理生化技術手段,生物防治可選擇的藥劑較多,比如綠僵菌、白僵菌等真菌生物防蝗新藥等。

“總之要多管齊下,用一些綜合技術手段控制蝗蟲種羣,變被動爲主動可持續防控,實現生態系統平衡,最終目的是實現有蟲無害的自然控制。”張澤華強調。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植保植檢處表示,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屬於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