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青年失業需從長計議

林士清

失業問題社會呼吸的痛,根據主計處二○一二年度統計,國內平均失業率降至四.二四%,是從○八年金融海嘯之後的新低點,但失業率仍高於亞洲四小龍,甚至還高於日本,政府面對失業問題仍不能懈怠。

值得關注者,乃青年失業率高達十二.六六%創史上第三高,是平均失業率的三倍,顯現臺灣青年失業現象逐漸惡化。當中十五至十九歲年齡層失業率最高,二十至二四歲年齡層次高,二五至二九歲年齡層第三;此三項年齡分層的失業率皆高於平均失業率,表示無論青年、無論學歷高低,都面臨就業市場嚴峻的考驗

國內目前青年失業人數高達十一.三萬,當中二六.七%青年失業超過六個月,逾四分之一青年依然面臨就業困難,且超過半年找不到工作,恐陷入長期失業危機。當中不乏高學歷之青年,即便有工作之青年,亦面臨勞動市場風險與生涯發展困境代表薪資及勞動條件不如以往,職涯發展恐怕得從長遠着手。

青年失業問題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治理危機,找不到工作的青年面臨長期失業危機,不利社會資本的凝聚,反而增加社會衝突的成本。國際勞工組織(ILO)亦預警「失落的世代」,如不積極重視且改善青年失業問題,會衍生許多政治及社會問題。近年來中東茉莉花革命、美國發生佔領華爾街運動及英國倫敦暴動等,皆與當地高居不下的青年失業率有關。

臺灣過去倚靠勞力密集及進口替代的成長模式,無論白領藍領皆能找到工作的低失業率年代已不復返;青年失業成亟欲解決的政策難題國外的青年失業多半聚焦於低學歷、低技能之青年,而國外政府提供之對策多半爲中短期的技能訓練、就業津貼提供及媒合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國內青年失業的問題建構,得從高等教育擴張與產業變遷供需層面來探討,因高教人才培育機制與產業需求產生重大的學用落差,導致高等教育青年的失業最爲嚴重。

高等教育擴張的結果改變青年勞動力結構,但產業結構變遷因製造業的持續外移、產業轉型停滯不前、勞力密集服務業興起等,無法吸納逐年暴增的高教青年,而高教青年就業困難的現象,背後確實反映高教培育與產業所需的學用落差,導致青年就業市場的失衡。當中還涉及城鄉差距與就業機會、勞動條件與薪資停滯、產業外移及政策失靈變數

從勞動市場區隔的觀點,高失業率與高離職率乃青年勞動的特性,是解決高學歷青年失業問題的政策規畫時的一大罩門。因學歷高代表其職涯充滿各種選擇,導致高學歷青年的工作不穩定性與離職率高,企業通常不願意僱用經驗較爲欠缺的青年。另一方面僱主認爲現今青年學歷雖然普遍提高,但針對應徵職務的產業特性和工作職務,仍缺乏相對應的瞭解,企業嘆找不到好人才,也變成減少僱用高學歷青年的誘因;即便青年失業率高,但不代表沒有工作職缺。

結構性失衡必須從結構來加以調整,政府短期的專案計劃,效果恐怕不彰。

筆者認爲少子化的社會趨勢,高等教育另一波淘汰與改革的議程已經開啓,未來高教人才培育走向量少質精跨域型人才,強調適性發展與行行出狀元將成爲主軸。尤甚,公部門與私部門過往提供的典型工作型態也會面臨變革,強化第三部門驅動社會型就業的模式,提供更多跨領域、能整合、富彈性的就業機會,纔是高學歷青年避免陷入失業循環,選擇職涯發展的最佳策略。

●作者林士清,臺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