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置縣 梓潼其名沿用2300年

文昌祭祀。

七曲山大廟

古道遺蹤。

鄭金容 趙敏

“梓林森森潼水潺潺,險路漸遠繁華生。古蜀道,千萬重,商賈書生款款行。文昌廟,人潮涌古腔古韻淺淺吟……”近日,筆者走進位於川西高原成都平原過渡地帶的綿陽梓潼,在險與夷交替之處,於古柏樹蒼鬱茂密之地,踏着古蜀道,探索梓潼城的古往今來。

關於梓潼由來的傳說

冬日的陽光穿過蒼翠的古柏,灑在斑駁的古蜀道上,七曲山大廟莊嚴聳立,守護着這方鍾靈毓秀山水

“梓潼”得名于山水文化,“梓”爲山神,“潼”是水神,究其原因,來自於當地傳說。相傳大禹治水,在疏通河道之時將泥土堆積如山,當地百姓就稱作泥陳山,即今日的七曲山。大禹治水常與江河相處,須造獨木舟。他聽說泥陳山有梓木,樹徑一丈二寸,便令工匠伐之。可梓木伐而不倒,化爲童子與大禹爭辯,不同意工匠砍伐。大禹見童子這般不配合,便將治水好處講與童子,童子聽後覺得有理,於是同意了大禹的做法,讓其砍下梓木造獨木舟,輔助治水。當地百姓見梓木是童子化身,於是改泥陳山爲梓童山,又因潼水繞山,以水爲表,故名“梓潼”。

周朝海是地地道道的梓潼人,對於家鄉的地名文化多有研究。在他看來,這雖是民間傳奇故事,但也說明“梓潼”的稱呼賦予了這片土地清新秀雅的靈氣。和其他地方經常更改地名不一樣,“梓潼”這個名字沿用已久,這一特性也造就了梓潼文化的延續性

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因縣東倚梓林,西枕潼水,以此爲名”。在戰國時期,秦國滅蜀,在蜀地實行郡縣制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85年,梓潼就已置縣,且“梓潼”一名沿用至今,已有2300多年曆史。

文昌文化由此生髮

說到梓潼,肯定繞不開七曲山大廟。在古蜀道上,七曲山大廟是梓潼最耀眼的明珠,在漫長的歷史中,梓潼七曲山大廟成爲文昌祖庭,絕非偶然。

七曲山大廟最初供奉的是梓潼神——張亞子。自唐代以來,梓潼神多次被加封,並在元延祐三年,即公元1316年,被朝廷加封爲文昌帝君,與文昌星合二爲一,從此擔負着護佑天下學子的重任,文昌文化也由此生髮。

周朝海在《文昌探源》一書這樣概括文昌文化:“文昌文化既有中原文化,也有巴蜀文化,由氐羌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因子組成。它(文昌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個字,‘仁愛、慈善、忠孝、崇文’。”

清朝康熙年間,四川提督學道陳璸至七曲山大廟拜謁文昌帝君,因深受文昌文化修德積善的感召,他一生清廉自守,政績卓越。在他署理臺灣事務時,曾主導修建了一批文昌宮,文昌文化也由此傳入中國臺灣,成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衍生出多種傳統藝術

以文昌文化爲主體,經過歷史沉澱,衍生出了多種傳統藝術,其中就包括文昌洞經古樂和梓潼木刻年畫

文昌洞經古樂,起源於南宋乾道年間,因演奏《文昌大洞仙經》而得名,是祭祀文昌帝君的音樂,具有虔誠、莊重且極富儀式感的演奏特點。2008年,文昌洞經古樂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梓潼木刻年畫源自於文昌經誥中的畫像,據說是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前身。元代以後,文昌文化日趨興盛,畫匠大量繪製以文昌文化爲元素的年畫,講究古拙神韻,色彩濃重,頗受當地百姓喜愛,從事木版刻印的畫匠遍佈梓潼城鄉。梓潼年畫非遺傳承人羅智婉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學習製作梓潼年畫,30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收集梓潼年畫的素材,並且在此基礎上,創作了大量新的作品。“我想證明梓潼年畫的歷史悠久,是有根源的,也想讓更多人瞭解梓潼年畫,瞭解梓潼。”

如今,文昌洞經古樂、梓潼木刻年畫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已成爲梓潼對外交流的重要名片

古柏蒼鬱,蜀道盤桓,輕吟着梓潼的前世。如今,梓潼依託現有的歷史文化資源、自然生態資源等優勢和潛力,力爭建成七曲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將梓潼縣建設成四川丘區經濟強縣和綿陽後花園

這片古老而充滿勃勃生機的土地,一如金牛古道上的蒼松翠柏黛色參天,長青依舊。

來源: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