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知名閱讀推廣人袁曉峰認爲,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啓迪孩子心靈,培養孩子優秀的品格,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幫助父母成爲智慧家長

但是,在我們身邊,確實有一些孩子不喜歡閱讀。這大概有幾方面原因:首先是時機不好,你可能總是在孩子和夥伴們玩得開心,或沉迷於他喜歡的事情時要孩子閱讀。其次是感受不好,孩子總被要求讀某本書,不能選擇自己想讀的書。再次是缺少交流,沒有父母的參與,孩子機械地閱讀,感受不到其中的樂趣。

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需要父母一起與孩子約定好閱讀時間,比如睡前閱讀;讓孩子自主選擇要讀的書,家長給予指導,不要強制;父母陪孩子讀,在閱讀中創造共同的語言密碼,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家長如何助力高效親子閱讀?

閱讀不是辨認字詞,而是建構意義,在建構意義的過程中,猜測預測、推論是不可或缺的心理行爲。古德曼在《談閱讀》中說:“閱讀是預測形式結構,最重要的是預測意義。”

預測、講讀:“邊讀邊想”

我給閨女看第一本繪本書《沒有耳朵兔子》時,她很興奮:“媽媽,你說有圓耳朵、方耳朵、胖耳朵、瘦耳朵、長耳朵、短耳朵,怎可能有沒長耳朵的兔子呢?”

“咱們繼續往下看看,它是怎麼樣的?或者你猜猜它都會些什麼?”

“媽媽,太神奇了,其他兔子會做的事情它都會做,而且做得很好,躲貓貓時總是第一,誰都找不到它。唯一不好的就是有些孤單,就連狐狸都懶得追它。”

故事在繼續,突然畫面一轉,沒有耳朵的兔子撿了一個蛋,變得開心起來,兔子每天給它講故事、織帽子、帶它游泳、看電視……期待着蛋的蛻變。

“媽媽,你說孵出來的小雞會不會有耳朵,會不會和沒有耳朵的兔子一樣呀,它總想找到和它一樣的夥伴,它太孤單了。”

“嗯,它希望是一隻沒有耳朵的小雞,這樣它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玩了,我猜是沒有耳朵的,你呢?”

翻着讀着,小雞出生了,“媽媽,它是有耳朵的,兔子失望了,還好小雞很友善,擁抱它,與它一起玩,一起跳,雖說躲貓貓時老是輸,但是它終於有個好朋友了。”

預測是培養孩子利用已知信息和過去的經驗,去推測將會發生的事,是直接推論;預測沒有對錯,只要推論合乎邏輯;預測能幫助孩子投入閱讀,在接下來的閱讀中,積極尋找證據

代入法、比較法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孩子是否喜歡和你做這樣的遊戲?“媽媽,我來扮演毛毛,你就扮演媽媽吧!”

爸爸,我來扮演肉包子,你來扮演狗吧!”

“爸爸,我來扮演韭菜小姐,你來扮演雞蛋先生吧!”

抓住人物特點,讓孩子或孩子熟悉的人直接做故事的主人公,一起演繹孩子最興趣的片段,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參與感會激發孩子更積極地閱讀,加深對故事的理解,能更好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童話精神。通過角色扮演,父母也能更好地瞭解兒童心理

在閱讀中,我們可以找兩本或幾本有相同點的書,通過對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比較,去理解人物和故事。比如《神筆索歌》和《神筆馬良》兩本圖畫書。書中主人公的相同點是:酷愛畫畫技藝精湛,所畫之物出神入化且具有神奇的力量,不畏權貴,只專注於繪畫同情並願意幫助窮苦人。

討論法、延伸法

以“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來啓發孩子的思維和想象,讓孩子自己編故事、畫故事、寫故事、講故事,體驗和展示自己擁有的神奇力量。

父母平時與孩子一起閱讀,可以採用我讀你聽、我問你答、角色扮演等方式討論問題。可以由大人提問,也可以由孩子提問,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大人一定要認真對待,並與孩子一起討論。

大人提問不是爲了難倒孩子,也不是對閱讀的檢測,而是爲了讓孩子更好地感受故事的內容情節、深入思考、深刻地理解人物,由此更喜歡閱讀。因此,大人的提問一定要有趣,纔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