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心理專家:留學的人生不止有學業 父母要給足安全感

心理專家:留學的人生不止有學業 父母要給足安全感(來源:本站教育頻道綜合)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培訓部主任李同歸、清華大學-伯克利心理學高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陳紹建接受本站採訪

2018年3月24日,“平安留學伴你行”公益宣傳活動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本次活動展示了平安留學案例及《中國留學人員守則》等,並舉辦了《平安留學大講堂》,展示了平安留學行前培訓工作10年來的成果。本站教育在活動中專訪了清華大學陳紹建教授、北京大學李同歸主任。在採訪中,我們就留學生在海外時的心理壓力等話題進行了詳細溝通,以下是本次訪談的精彩內容:

本站教育:陳教授、李主任你們好,我來自本站教育,很榮幸今天你們接受我們的採訪,請先跟我們的網友打聲招呼。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培訓部主任李同歸

李同歸主任:各位網友好,我是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培訓部主任,我叫李同歸,主要從事心理學方面的教學研究的。

清華大學-伯克利心理學高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陳紹建

陳紹建教授:各位網友好,我是清華大學-伯克利心理學高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陳紹建,很高興來到本站跟大家見面。

本站教育:留學生在留學過程中造成人身安全問題的因素有很多,刑偵專家李昌鈺曾概括爲三點:情感因素、學業壓力、不良誘惑,情感因素導致的惡性案件越來越多,對於出國時多數尚處青春期的留學生來說,在情感發生變故或遇人不淑時,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

李同歸主任:留學過程中真的很容易碰到這個問題,因爲我自己就有留學經歷,所以我對這個感同身受,所有有過留學經歷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在國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國內是好髒好亂好開心。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國內國外的差異,主要反映的就是心理上的差異。我們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在2013年時,北京大學心理系和清華大學心理系的領導聯合起來,和教育部呼籲成立出國留學人員心理方面的支持項目,後來在教育部當時的負責人郝平先生的批示下,以及在教育部國際司的支持下我們成立了項目組,一直和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一起做留學生行前心理健康、心理調適方面的工作。這幾年,我們做了差不多近百場的行前培訓,針對這些問題做了相關的行前教育,讓孩子們出國之前大概有一個心理準備,具體內容我們先聽聽陳教授怎麼說。

陳紹建教授:謝謝李主任介紹背景情況,關於國外留學中出現的“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現象,其實是因爲我們離開了熟悉的國內環境到了國外有一個重新適應的過程,適應過程中出現情感危機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很多人會擔心,尤其最近一兩年出現很多因爲情感困擾、情感危機導致的嚴重事件,媒體一報道就放大了整個社會對事件的關注程度,實際上媒體報道的只是個別情況,針對更大的留學羣體來說比例還是蠻低的,所以我建議本站在線觀看的觀衆不要慌張,不要覺得問題大得不得了,其實並沒有。

但是,對個人、對家庭來講那就是百分之百,孩子出了問題,失蹤了,最後找到了屍體,那對家庭就是致命打擊。所以問題還是要重視的,不能說問題不嚴重我們就不關注,但不要想象得太嚴重,這樣大家都不敢出去留學了。所以要客觀理性地看待情感危機出現的嚴重後果,比如失去生命,這個我們的確要關心。針對這個問題從我們心理學的角度給大家三條建議:

1、在留學出去之前做好充分的案頭準備工作,對留學國的歷史、地理、人文,尤其是生活方式、價值觀、人際交往方式要有足夠的瞭解,先在理論知識上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實地留學之後再去留心觀察,去印證對照是不是存在這些問題。有了較好較全面的瞭解和心理準備後,出現你心目中喜歡的對象和想要結交的朋友時纔可能有自信地投入交往。

2、我建議對剛出去留學不久的人不要馬上進入情感需求的填補狀態中,看中了心儀的異性,先做一段簡單的交往,不要一起生活,瞭解對方的宗教信仰、價值觀,搞清楚之後再決定是否要和他交往。

3、我建議到了留學國以後,先把所有可能幫助的渠道搞清楚,不要等去了以後找不到人幫忙,尤其是情感上的危機,先在使領館、同學會、同鄉會認識一些朋友,儘快建立聯繫,保持經常聯繫的習慣,這樣一旦有了情感危機就能找到人幫忙。

本站教育:我們聊聊學習壓力,中國留學生可能由於語言問題、教育體系的差異以及未來就業,留學生家人對留學生學業的期許等因素,導致留學生承擔巨大的學習壓力,如果這些壓力得不到很好的疏解,日積月累很容易導致一些心理問題和不幸事件的發生。而且我發現,此類事件往往集中在非常優秀的學子身上,“優秀”彷彿成了這些學子的魔咒,當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時,留學生應該怎樣有效應對?

李同歸主任:確實,在所有留學生裡,學業壓力恐怕是最大的壓力之一。每個人留學生出去總想有所收穫,壓力會不可避免地存在,我們老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有壓力並不是壞事,壓力到一定程度時能激發你的學習積極性,使你的學習效率更高,適度壓力是正常的,而且也是必須的。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壓力過大,怎樣疏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剛纔陳教授提到我們留學生需要有比較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一定要知道你去留學國以後遇到困難可以向誰求助。在國外比較優質、排名靠前的大學裡都有這種制度,一個本地學生帶你去適應學校環境,告訴你怎樣選課,辦哪些手續,這些學校都會有這樣的角色來幫助初來乍到的留學生。所以,你一定要和留學所在國的同學友善交往,要有能幫得上你的朋友。

另外,原來的社會關係網不要斷掉,當有一些壓力需要疏解時,一定要隨時跟國內的好朋友、閨蜜聯繫,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屬於外部求助。實在感到困擾時,我們使領館也都有教育組,會給大家提供相關幫助,學校裡也有學生聯席會,中國留學生聯誼會等,應該也會給你推薦有用的信息,這些對你來說就是一個途徑,能夠獲得外部資源的重要方法。

但除了外部資源,更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調節,最簡單、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去運動!舉個簡單例子,跑步時你就不會想七想八,而是會集中注意力,這樣能把你的精力從胡思亂想中抽離出來,學會了這些放鬆方法之後很容易就能回到正常狀態。良好的鍛鍊習慣、運動習慣是一種非常好的行爲方式,而且對每個留學生來講是很容易做到的。你可以強迫自己按時起牀、按時鍛鍊,到外面走一走,這是你自己內在動機的調試,這些做法對於留學生來講是相當重要而且有效的。

陳紹建教授:緩解壓力,抵抗心理上的困擾其實有兩個方向:一是由外到內,剛纔李主任講的就是由外到內,我們通過自己的實際行爲去改變內心的認知,因爲心理上的問題都是從內心出來的,但外在行爲、構成的各種活動(比如有規律地鍛鍊健身)就是很好的緩解壓力、釋放壓力的方法,比如每個月都約熟悉的朋友去爬山,這是外在的做法。內在做法其實是根本,但內在做法需要提前做準備,比如說,如何看待留學這件事情,留學出去是否意味着我就會功成名就?(主持人:這是個好問題!)

很多人認爲,尤其是80年代開始外派留學的時候,基本都是從優秀人才中選了又選才可能出去,所以這些人在心目中對自己就有很高的定位,這種自我定位和期望的提高就會給自己內心增加很大的壓力。以前認爲海外留學回來都是不得了的,他自己也有這種認知,所以這種壓力是沒有必要的,只是換了一個學習環境,換了一種教育方式,可能讓你學到了跟國內不一樣的東西,也不見得就一定是先進的東西。當然,我們去歐美髮達國家可能會學到我們國家沒有的先進經驗,先進經驗也沒有多了不起,但我們好多人會以偏概全,覺得留學的就很牛,覺得一定會成功,這方面一定要有認知改變。其實,學業的成功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這是好多人沒有想到的。剛纔李主任講定期出去活動,參加社交,人生真的不只是學好,學好之後還得生活,還得工作,一輩子在學校裡拿第一可能嗎?不可能!所以人生的幸福來源是生活,生活一定是全面的,是多姿多彩的,要更多地考慮學業和人生的關係、學業和工作的關係,這樣學業壓力可能會有緩解,這是由內到外的認知。

本站教育:陳教授講得非常好,留學生在外應該考慮學業與人生、學業與工作的關係,而不是僅僅侷限在學業上。但有時,家長對留學生的學業會更敏感、更焦慮。

陳紹建教授:這方面我真的可以說一說,我自己的孩子就在美國留學,我跟孩子的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就不一樣。爸爸會怎麼想呢?孩子會長大的,你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體悟、自己去受挫折他才能長大。媽媽不這麼想,媽媽覺得當有問題時,馬上幫他解決。母子倆天天打電話,天天在微信上聯繫。這個結果是什麼呢?我的兒子有時候對媽媽的關心表示會煩,所以做父母最重要的不是時時刻刻關心他,而是留出足夠的空間,圍一個框,給他設一個邊界,比如不能吸毒,不能參與打架,不能偷竊,不能欺騙別人等等,基本的框架給他定好,剩下的讓他自己去幹。

本站教育:我想知道陳教授你們對孩子在學業方面有沒有特別大的期許,希望他未來成爲什麼樣的人?

陳紹建教授:我接着就要講這個問題,現在的中國家長,我不是說全部,至少很大一部分對“成功的人生”有一個錯誤的定義。我們現在容易簡單地物化成功和幸福,做父母最大的願望是孩子過得幸福,我們每個人都想追求幸福,那要幸福怎麼辦?要幸福就要成功,那成功又是什麼,成功就是考第一,至少考前十名吧?所以家長,尤其媽媽會特別關心“你這回考得怎麼樣?排名第幾?”在歐美留學,人家不排名,所以孩子說“我不知道啊!”,家長就會接着抱怨“你這都不知道?!”所以,我要建議父母,尤其是媽媽,千萬不要把國內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式用到已經正在留學的孩子身上,這樣孩子會倍感壓力!成功不是分數決定的,成功也不是拿幾個獎項決定的,也不是發表幾篇論文決定的,我們會逐漸發現智商只是學習的一個門檻,真正人生的成功、事業的成功,情商起到決定作用,但並非要絕對物化,但你可以問問孩子交了多少朋友,認識了幾位教授,這倒是可以。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精神、物質兼具,要以孩子自己的感受爲主。如果孩子不適應外面的學習環境,父母可以徵詢孩子的建議,比如需不需要我們的幫忙,或是找別人給你指導指導,這是有必要的,而非每次都追着分數問,給孩子徒增壓力,即便這在國內已經習以爲常了。

李同歸主任:剛纔陳教授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父母最主要還是得給孩子安全感,這種安全感相當重要。對於在國外留學的孩子來講,國內的這些社會知識體系在那邊不一定適用,父母是孩子永遠可以依靠的地方,安全感非常重要。剛纔陳教授提到了一種類型的父母,我們接觸到另一種類型的父母:把孩子送出國,感覺自己辛辛苦苦供他留學,花那麼多錢,終於出國了,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心事了了。每次跟人家說起孩子出國時,會覺得孩子給自己長了臉,但孩子在國外究竟怎麼樣,彷彿一點都不重要也不操心,實際上這種狀態下的孩子也容易出問題。

陳紹建教授:對,完全放手也不行。

李同歸主任:完全放手,孩子會覺得父母感覺自己像個“麻煩”,想把自己推開,這樣的孩子特別缺乏安全感。這種情況下,情感方面的小問題,學業上的壓力,很可能就會被放大。所以作爲家長,核心還是要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良好的安全感,能提升留學生在海外生活的適應能力和幸福感,這是我們接觸很多留學生後,父母回過頭來給我們提供的真實案例。習總書記在留學工作會議上也提到過,留學是一段很寶貴的經歷,留學生是國家能堪大任的棟樑之材,我相信這樣一段寶貴經歷,只要抓住抓好,調節好自己,一定會平安留學、健康留學、文明留學,最後成功留學,因爲這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人才儲備資源。相信本站的各位網友們,只要你有這個經歷,大部分同學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本站教育:謝謝李主任、謝謝陳教授,感謝你們今天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