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4時至中午酒駕佔2成 隔夜醉5成認知錯誤

交通部社團法人臺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今日舉辦「歲末佳節聚會當心酒精殘留 觸法酒駕」記者會。(交通部提供)

交通部與社團法人臺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今日舉辦「歲末佳節聚會多 當心酒精殘留 觸法酒駕」記者會。(交通部提供)

大家都知道「酒後不開車」,但「隔夜醉」事件仍屢有所聞。據統計,酒駕已減少38.6%,但凌晨4時到中午酒駕佔2成。交通部再次呼籲,開心品嚐含酒料理之餘,酒精還悄悄在體內發揮作用,造成判斷力下降而不自知,前一天若有飲酒建議隔天最好不要開車或騎車,避免宿醉變成道路上的安全隱憂。

交通部與社團法人臺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今日舉辦「歲末佳節聚會多 當心酒精殘留 觸法酒駕」記者會,並公佈隔夜醉數據。根據警政署統計,自2015年起酒駕肇事6658件,逐年遞減至2020年4091件,降幅38.6%;統計酒駕肇事時段發現,清晨4時到中午12時,佔整體酒駕時段近20%。顯示白天仍有酒駕肇事風險

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酒駕肇事逐年減少,2019年酒駕修法也達到一定程度的嚇阻與宣導成效,但有不少民衆輕忽宿醉的危險性,導致意外發生。

促進會調查發現,有89.5%知道隔夜醉,但有超過5成對隔夜醉認知錯誤,包含:隔夜醉與酒量好壞有關、吃解酒藥可避眠隔夜醉,有健身與運動習慣的人酒精代謝比較快、喝酒臉紅是酒精代謝快等。

基隆長庚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喝酒臉紅不是代謝快,酒精代謝過程會把乙醇轉化爲乙醛再代謝成乙酸,有一半臺灣人缺乏酵素,導致代謝速度慢,讓血液中的乙醛濃度上升,會有臉紅、心跳快、呼吸急促等症狀。有些人以爲酒量好,喝很多都不會醉,事實上是酒精對大腦影響比較晚發生,或在血液中上升濃度較慢,男生體重較重,水份多,要喝比較多酒精,血液濃度纔會上升,但仍要花一定時間把酒精代謝掉,尤其酒後無宿醉症狀,但隔天酒測仍有酒精濃度;隔夜醉跟年紀、酒精濃度和肝的代謝功能有關。

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理事長阮道明(Dominic Ryan)說,隔夜醉宣導接下來將着重在觀念糾正;2017年發起的「不酒駕我行」宣示計劃,去年已經達到16萬人宣誓,未來將持續響應交通部政策,讓「不酒駕我行」成爲全民運動

爲宣導隔夜醉,交通部與社團法人臺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今年邀請知名Youtuber與交通部林佳龍部長合作拍攝「小心隔夜醉」宣導影片,提醒民衆佳節聚會出遊之際,品嚐含酒精成份菜餚酒品後,須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完全代謝體內酒精,避免造成宿醉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