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詩性描繪美麗生態文明

原標題:紀錄片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以詩性話語描繪美麗生態文明

近年來,中國以一系列紮實的措施、切實的行動、堅實的步伐昂首邁向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徵程。其中,作爲有“中華水塔”之稱的青海國家公園試點設立,向世人交出了一份令人嚮往的綠色答卷。日前,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青海省廣播電視局、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自然生態文化紀錄片《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黃金時間播出。在動態唯美的紀實影像背後,該片不僅真實再現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生態風貌完整性,同時理性探討生態環境與人類發展的關係,深層思考在當今的發展階段如何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創作的角度看,紀錄片《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擁有形散神不散的全局視野,第一集《草·海》圍繞黃河源頭祁連山脈青海湖鳥島展開,主要展現中華水塔的修復與平衡;第二集《冰·河》圍繞長江源地區、崑崙山脈、可可西里展開,着重展示生命的孕育和力量;第三集《峽·谷》圍繞瀾滄江園區昂賽峽谷展開,側重揭示地貌的奇險和野性。詩性的解說、唯美的畫面、悠揚的音樂壯美的自然景觀等共同編織出一幅幅青海國家公園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畫卷

作品不僅僅向觀衆展示旖旎的風光,更重要的是激發觀衆的共情和思考。該片呈現在人們面前的不是單純的自然世界,也不是複雜的人類社會,而是爲了同一個內心追求,由動物、植物和人類共同組成的不可分割的極地高原。在這裡,山地攝影師葛玉修在拍攝野生巖樣和青海湖飛鳥時,找到了心靈的自由和寧靜;登山愛好者樑爽在攀登白雪皚皚的玉珠峰時,體驗到人在自然中的渺小和對自然的敬畏……在傾聽他們與大自然進行擬人化的靈魂對話中,使觀衆深刻體驗到與天地萬物融爲一體的安寧和快樂,認真思考人與自然該如何相互依存、可持續發展。

此外,通過當地環保志願者公保每年春季來到黃河源頭巡湖視角,瞭解到政府採取的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措施,正在讓中華水塔附近的植被和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和改善;通過本地牧民扎西適應現在的遊牧生活,看到他在不斷學習大自然的語言的過程中,已學會與自然對話和共處,他希望他的孩子能肩負起國家公園的未來……身入心入、情理交融貫穿該片的始終,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不僅展示了國家、政府、羣衆共同建好“國家公園”的成果;同時在那裡,人們也找尋到了那座蘊藏心中的精神家園

該片還有幾點稍顯不足,希望在今後創作中有所突破。首先,增加同期聲的運用。相較於其他自然生態紀錄片,該片同期聲運用是一大亮點。通過採訪典型人物的內心話語,既增加觀者的鮮活體驗,也增強作品的哲理性。但距離國際化紀錄片所要求的,儘量用影像來驅動的“拍故事”敘事方式仍有差距。減少解說詞的作用或許是今後創作需努力的方向。其次,注意敘事節奏的統一。對照三集內容,第一、二集的敘事節奏把握到位,但第三集稍顯拖沓。據主創人員介紹,第三集原定的敘事人物少了一人蔘與,而備選人物的故事性不足。這恰恰說明創作中加強前期調研和文案寫作的重要性。最後,添加中國傳統的音樂色彩。爲增強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導演特意聘請美國知名電影作曲家查理·卡農進行音樂原創和演奏,使該片音樂所營造的氛圍、傳達的情感獨具特色。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追求國際化風格同時,還應適當添加中國傳統音樂色彩,展現青藏高原的地域風情。雖然創作存在一些可改進之處,但瑕不掩瑜。作爲一部反映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主題的紀錄片,該片以平等的視角、輕柔的訴說把觀衆代入片中去體驗和思考,總體來說達到了應有的藝術水準和思想深度,爲今後的同類題材影視創作提供了有益借鑑。(作者:楊浦,系中國傳媒大學教師)

光明日報》(2021年05月12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