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建國國小考古體驗課程 就地取材挖掘體驗遺址文化

建國國小考古體驗課程,讓小學生親手挖掘體驗遺址文化,發展獨一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圖/建國國小提供)

建國國小考古體驗課程,讓小學生親手挖掘體驗遺址文化,發展獨一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圖/建國國小提供)

建國國小考古體驗課程,讓小學生親手挖掘體驗遺址文化,發展獨一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圖/建國國小提供)

臺中市清水區建國國小考古體驗課程,讓小學生親手挖掘體驗遺址文化,小學生們拿着小鋤頭和小平鏟挖掘興奮期待自己有新發現。學生們強調,如此難得的學習經驗,希望可永續保留在學校,將考古資產規畫到活動中心重新設計案,發展獨一具特色的校本課程。

建國國小指出,「很久很久以前,我們還沒出生,有一羣人曾經在這裡生活…」,學校新建活動中心位址工程開挖地基過程中,經巿府文資處會同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劉益昌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劉克竑教授、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劉超驊教授共同現場勘察,確認活動中心基地爲中社遺址的範圍。

各界已於2022年5月進行緊急第一期搶救發掘,建國學生也參與導覽課程,認識考古專家於考古發掘時的專業精神,以及理解遺址之重要及文化內涵。因第一期考古範圍有大量考古遺物、現象及墓葬的發現,所以再進行第二期更大範圍的搶救。

建國國小說,因學校所在區位重要性,藉此搶救發掘計劃,創造出「當下」「現地」的教學情境,藉着第二期計劃,除中年級現場導覽課程以外;教師協同成大考古專業團隊,規畫高年級體驗挖掘的課程,讓學童在現場化身爲小小考古學家,動手挖掘過程中打開不同的知識邊界。

建國國小強調,因高年級學童已經有第一期導覽的先前知識,第二期體驗課程的規畫主要是在考古現場,運用各項採集的工具進行挖掘,體驗考古的過程;參與的學童進人探坑拿起小鋤頭、小平鏟挖掘時,興奮的期待着自己可以有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