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年的焦慮與自我追尋

侯薏

許多20到40歲的青壯年人來到諮商療程,帶來的是一份茫然若失。

這彷彿是臺灣人的魔咒。跟隨着父母期待的路徑長大,在父母或學校的明示暗示下,走上了一條在升學路上不斷的不知爲何追尋着好成績的路。不管最後唸的是不是名校,不清楚自己爲何、爲誰努力。成績差的覺得自己輸了,成績好的也不覺得贏。

沒有人生目的(purpose)的人生,永遠不知爲什麼要活。

你說這題目太嚴肅,其實我沒想那麼多,上班、下班、跟朋友聚會、看電視、睡覺,日子不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嗎?那麼爲什麼成年了之後,那麼多人開始焦慮、茫然,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是即使想要也覺得自己不值得得到?

榮格的理論中曾提出,人到成年之後,會開始追尋「個體化」(individuation)。自我發展到了極限,會尋求擴張,追尋更大的、與宇宙聯結的本我,並與本我整合。

這或許是許多成年人正在經歷的歷程,也或許是爲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要去澳洲打工渡假、去留學遊學、去揹包旅行環遊世界、從醫師律師會計師轉行當設計師音樂家小說家舞蹈家歌手。他們在找自己。

在我們父母的那一代,華人社會教養方式絕大多數仍遵從着期望孩子走一條升學升官成家立業五子登科道路,期望孩子有個安全的人生。時代的變遷抽掉了每個人腳下的那張安全網,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腳下空無一物,卻不知道要如何靠自己的雙腳走向想去的地方,只因我們都被教育習慣站在那個畫好的圈圈、習慣了腳下那張安全網,從未去思考自己要往那裡去、爲什麼來到這個世界、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

這份茫然到了成年以後一股腦地發做出來。當我們開始渴望走出去、找到答案,家庭和社會卻經常拉扯着你,要你停在舒適領域,做個在他們定義下令人安心的中流砥柱。你到底是爲了誰乖?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位置、也都有自己要追尋的目的。這已經不只是教育體制是否能適性發展或幫助學生找到天份問題,而是根本上有沒有對每一個受教的人提出這人生最重要的問提—你是誰?爲什麼來?要從去到哪裡?

當我們被教養的連問自己這些問題的習慣都沒有,又如何能找到答案呢?或許這是爲什麼在政府大力鼓吹臺灣競爭力的同時,卻有許多人只知道努力,卻不知道爲什麼要努力,或者是感到頹喪、失落、疲憊。

在最新的TED演講中,行爲經濟學家Dan Ariely提出了他最新的研究結果 :最能讓人努力工作的,不是錢、甚至不是快樂或愉悅感,而是找到人生目標的踏實感(a sense of purpose)。

除了讓臺灣更好更有國際能見度、經濟更好等政治經濟上方向很大的口號目標以外,如果能讓社會上的每個青壯年人,知道自己要的人生目的(purpose),能夠走上自己根據自己的人生目的爲自己規劃的人生,或許纔是真正能讓國民能夠踏實發展生涯、更有幸福感、更有活力的方式。教育和諮商正扮演了很重要的催化角色。教育針對學子,諮商更能幫助到成人。或許我們可以好好思考,如何利用推廣諮商,協助成年人有更健全的心理髮展,在離開學校後的人生路上,能有一份支持與導引的力量,陪伴他們走過焦慮的過渡與自我追尋的道路。

作者侯薏,中國國家心理諮詢師、資深公關人、記者、編輯。畢業於臺大外文系倫敦大都會大學心理系、倫敦攝政學院進修心理治療。喜歡文學、心理學、諮商、以及任何與溝通相關的專業。大學畢業後進入公共關係領域。出於對心理學於諮商的興趣,工作十多年後決定負笈倫敦學習第二主修,並展開與心理學相關的第二生涯。原文刊載於作者個人網站:http://zoehou.com。以上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 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