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節後還「卡」債 塑腹消脹3穴位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臺北報導

秋節人團圓,節過完肚子更圓,月餅烤肉吃太多,肚撐胃堵不舒服該怎麼辦?別擔心,醫師建議,想要促進腸胃蠕動,可以多喝山楂茶,若發生腸胃脹氣時,則試着按壓腹部中脘穴、關元穴與天樞穴舒緩,還能加速代謝,達到瘦小腹效果

▲秋節後吃太多,想要塑小腹消脹氣勤按中脘穴、關元穴、天樞穴有效。

秋節後,該消耗卡路里了!

中秋節親友團聚,難免大吃大喝,一不小心就攝取過多的卡路里,讓臉圓圓、肚子更肥了一圈圈。中醫師張文馨指出,飲食不節容易導致胃腸受損、氣機逆亂,平日就該注意飲食內容,重清淡規律,少油膩與暴飲暴食,但若偶一爲之,事後就該努力補強。

對付大吃大喝引起的胃凸、脹氣,張文馨醫師表示,許多人會選擇胃散,雖然內含的碳酸氫鈉可中和胃酸,舒緩胃凸,但同時也會造成胃酸反彈,對胃壁產生更強烈的刺激。建議想要改善脹氣不舒服,甚至促進小腹新陳代謝享瘦,可以試着找到肚臍周圍的3個穴道,即中脘穴、天樞穴、關元穴。

塑腹消脹:中脘、關元、天樞3穴位

「中脘穴」位於胃上方,肚臍上4寸(用三指寬向上折量兩次),屬任脈,爲胃之募穴,健脾和胃,消除脹氣,消胃凸,使上腹部變瘦。而「關元穴」在肚臍正下方3寸(四指幅寬),屬任脈,爲小腸募穴,小腸腑氣聚積之處,可促進腸蠕動

▲中脘穴、關元穴、天樞穴示意圖。(攝影/黃子倫)

第3個「天樞穴」則位在肚臍左右兩側旁開2寸(三橫指寬)的距離,屬胃經,又爲大腸募穴,可促進腸胃蠕動,消除腸脹氣,改善宿便,瘦小腹。張文馨醫師提到,可以用指腹按壓按摩紓緩症狀,每天晚上洗完澡後勤加推拿,還可幫助小腹平坦。

另外,肚臍周圍散佈脾經腎經、胃經、任脈等穴道,藉由拍打刺激也可促進腸道消化蠕動,改善脹氣便秘。拍打方向右手掌沿着大腸蠕動方向順時針按摩,由右往左下方順時針按摩,重複數次,深層按摩約5分鐘就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