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股東會幹什麼? 投資專家教6撇步

股東示意圖。(圖/記者蔡怡杼攝)

記者徐珍翔/採訪報導

全臺上演「股東好忙」戲碼,一直到月底,平均每天都有上百場股東會,以今(25)日來說,就有鴻海、臺塑亞太電信重頭戲安本資產管理集團亞洲主管史密斯(David Smith)認爲,小股東要了解一家企業是否能確實履行承諾,參加股東會是最好方法之一,但前提是必須有些門道,因此做出6項提醒。

史密斯給小股東的第一個提醒是「事前做功課」。呼籲小股東在參加股東會前先研讀最新年報,可透過上網下載、索取紙本方式取得;因爲年報中包含公司策略、資產負債表董事長對公司營運績效說法、公司前景展望等資訊,若有感覺有資訊不足之處,還可以向該公司提出進一步瞭解要求,「一家負責任的公司不該讓它的股東滿腹疑問」。

其次,是「觀察非執行董事」。史密斯說,非執行董事就代表股東,必須確保公司經營團隊能顧及到全體股東的利益。他分析:「小股東可以觀察非執行董事設置人數是否充足,以及其學經歷背景能力董事會議出席次數面向來衡量非執行董事是否適任。」

史密斯的第三個提醒是「聽其言觀其行」。他指出,董事會應該有健全制衡力量,觀察經營團隊在臺上的互動方式有助於瞭解董事會,或者經營團隊間的權力動態平衡,「董事會成員是否認真聆聽股東發言、經營團隊如何迴應股東的問題,以及回答問題時是否有耐心,都透露出一家公司是否重視小股東的意見。」

第四個提醒是「瞭解公司治理」。史密斯表示,一家企業應有適當機制確保自己能爲股東負起責任,他說:「這可以從許多具體層面評估,例如是否設有獨立的稽覈委員會?公司是否可以不經過股東允許就發行新股?是否有重大的關係交易情事發生?」並強調如果一家企業有很大營收佔比來自關係企業,或者放款給姐妹公司,小股東就要小心留意。

第五個提醒是「行使投票權」。史密斯分析,小股東不妨觀察股東會上是否能夠針對實質議題進行投票,還是整個年度股東大會議程已被刻意設計,以便排除異議。有許多國家上市櫃公司習慣刻意在同一天召開年度股東會,好讓股東無法出席,此外,也有些公司不準代理投票,或者只接受現場投票、不允許電子投票等,這些現象都值得留意。

最後,史密斯也提醒小股東要「長期做筆記」。他認爲,多數改變都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所以對公司經營團隊要有些耐心,儘可能勤做筆記、出席股東會,如此一來,才能年年比較。經過一年時間,再觀察公司是否已見經營成效,「自己做筆記,或是索取年度股東大會會議紀錄,都是能夠評估一家公司營運進展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