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隱私泄光光 國安、軍情局也淪陷

今年農曆春節剛過,傳出和泰汽車旗下iRent外泄個資達40萬筆。(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爆發多個重大個資外泄事件,且是從戶政、健保公部門到民間企業私部門,還傳出連8大情資系統如國安局、軍情局等個資也全遭外泄,甚至在海外遭販賣;另根據警政署統計,2022年詐欺案,預期創下10年新高紀錄,消基會指出,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個資外泄情事。

盤點近年來重大個資外泄事件,2019年6月,銓敘部59萬多筆文官服務單位職稱等個資外泄,8大情資系統如國安局、軍情局、調查局、警政署、檢察、海巡、政風及憲兵全流出,並在國外論壇以10歐元(約臺幣350元)遭販售;同年7月,1111人力銀行又傳出20筆個資外泄。

2020年、2022年陸續又傳出有駭客以5000美元價格,便宜兜售我國全國民衆2357萬筆戶政資料,資料鉅細靡遺包括姓名、身分證字號、戶號、生日、婚姻狀態、親屬關係、地址、出生地、配偶與父母姓名及身分證字號等。

不僅如此,隨後更爆出已退休健保署官員,涉嫌在2009年到2022年間,將健保被保險人資料泄漏給他人,時間長達13年;私部門還有華航會員資料庫300萬筆個資外泄,包括副總統賴清德、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女星林志玲等,華航甚至收到匿名網路勒贖信;而今年春節剛過,又傳出和泰汽車旗下iRent外泄個資達40萬筆,另一家租車業者格上也有1.6萬名客戶受害。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個資外泄發生的核心關鍵在於政府不夠重視資料的保全與查覈,現行個資法主管機關散見各目的主管機關,人少事繁,管理經驗值又偏低,以致在管理、查覈上經常力有未逮,呼籲數位部成立後應整合各部會工作,並訂定指引或範本讓各部會得以遵循,此外也建議提高修法,增加嚇阻力,才能促使各部門重視資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