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第一!慈科大內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阿公阿嬤免費上學去

▲▼慈濟科技大學瑞智學苑」長期照護研究所學生帶動的園藝治療,讓失智長輩重溫播種、發芽、收成的歷程。(圖/慈濟科技大學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卡緊!做夥來去醫學院種菜!」讓阿公阿嬤掛心、碎碎唸的醫學院,其實是慈濟科技大學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瑞智憶學苑」。這可是全臺灣第一間設立在大專院校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開放時間比照學生上課時段,不但從週一到週五天天都有,還是長照所護理系學生的長期照護實習場域。特別的是,通通免費,讓失智長者家屬完全不用花費一毛錢

慈濟科技大學「瑞智憶學苑」正是花蓮縣衛生局覈定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目前,共有九位認知功能退化的長輩(分別是6女3男、平均年齡83歲,最年長92歲、最年輕63歲),不但有個人專屬聯絡簿,每天紀錄阿公阿嬤的精神、情緒、進食和服藥狀況,也會觀察老人家活動參與意願、配合程度和社交情形,讓家屬放心的把「老大人」交給慈濟科技大學,透過聯絡簿相互提醒和回饋。中午用餐後,還有電動沙發平躺午休,簡直一點不輸給五星級養生村。

目前,花蓮縣預估有4,000多人失智,卻僅1,000多人確診。所以,衛生局設立27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慈濟科技大學就申請了三個,分別是校內的瑞智憶學苑、吉安鄉福興村的長壽俱樂部,以及秀林佳民部落格督善教會的原鄉睿智照顧學堂。長期照護研究所長宋惠娟表示,取名爲「瑞智憶學苑」,就是強調精「瑞智」能、活化大腦,希望長輩來「憶學苑」上課後,提升記憶力和認知功能。

所以,每天上學,阿公阿嬤都迫不急待地想巡田水」,看看前幾周才種下的A菜、蒜頭到底長大了沒?長期照護研究所學生帶動的園藝治療,讓失智長輩重溫播種、發芽、收成的歷程,感受生生不息的成長、萬物生命的變化,也能重溫以往的農務生活,感覺自己是被肯定、被需要的。

除了有活化長者大腦的認知課程、伸展身體的運動課程,還設計芳香療法音樂療法、機器寵物療法、園藝療法等非藥物療法,豐富了失智長輩的生活。尤其,慈濟科技大學仿效日本的「減法照顧」,完全顛覆華人傳統家庭照顧思維,不剝奪既有能力,而是積極地協助他們康復,達到生活自理。所以,「瑞智憶學苑」阿公阿嬤得自行用餐、洗碗排隊刷牙、漱口,協助打掃和清理工作,儘量讓老人家多活動,而非飯來張口、茶來伸手,凡事仰賴他人。

家屬楊小丹表示,今年四月,送92歲的媽媽來瑞智憶學苑,之前都是自己和姐姐24小時全天照顧。因爲媽媽個性較內向害羞,發現慈濟科大的老師和學生照顧很用心,讓媽媽越來越有安全感。曾有一天傍晚五點下課來接送,還被媽媽抱怨「怎麼這麼早來接啊?」如今媽媽自理能力比以往好,也不用全天候陪伴,自己也能外出辦事或休息,輕鬆許多。

長期照護研究所長宋惠娟表示,即使是失智了,還是能透過活動參與和社交互動來延緩認知退化。尤其,慈濟科大特地安排長期照護實作課程和實習場域設計,讓不同世代的年輕人與老人家互動,進一步瞭解、學習、連結,才能針對長輩的需求提供合適的照護服務,更明白長期照護領域,最需要的不是技術,而是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