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寶媽,永遠生活在詐騙中

快過年了,大家捂好手機,因爲電信詐騙集團要來沖銷量了。

打開黑貓投訴,那些花式騙局看得人眼花繚亂,可其中有一種騙局尤爲令人氣憤,恨不得後牙槽咬碎,那就是“寶媽串珠騙局”。

圖源:新浪微博

這是一檔什麼生意呢?

這是不少平臺直播間在吆喝的一種手工串珠賺外快的方式,專門面向全職媽媽、中老年人。

其中,有個叫“普樂商城”的app在各大電商平臺中殺出重圍。

它靠這門串珠騙術,讓上千名全職媽媽掉入陷阱——單人被騙金額高達100萬元。

發財路,一夜變成銷金窟。

相關新聞的評論區裡,有人慶幸“自己差點被騙了”,有人諷刺“這都能被騙,厭蠢症要犯了”。

難以防範的騙局遠不止這一個。

新瓶裝舊酒的招數,爲何總能收割到錢包?

致命的串珠副業

先了解一下,這一騙局是如何運作的。

首先是依託於短視頻、直播間平臺宣傳,既有關注度,又因一些大主播背書讓人放鬆警惕。

流程也很簡單。

受害人只需要在平臺購買材料,收貨後製作手工串珠,再將成品寄給廠家。之後手工費和材料費都會一應打到平臺賬戶上,再由用戶提現。

這也是騙局的另一優勢:串珠沒有門檻,但是收益可觀。

圖源:@佛山鐵警

當然了,對寶媽來說,最吸引人的就是“不耽誤家務,不佔用時間,在家刷刷短視頻、做做手工也能賺零花錢”。

爲了掏空寶媽、老年羣體的錢,這些騙子煞費苦心。

一般來說用戶上鉤後,平臺也會在前期給受害人一些甜頭。

等受害人增加投入成本,他們再一網打盡。

而今年國慶節,普樂就大力推出了十一促銷活動,將佣金提高了10%,投入門檻也提至上萬元,誘惑很多寶媽將積蓄全部投入進去。

圖源:@齊魯晚報·果然視頻

果然,巨量斂財之後,app也徹底崩盤,這才拉開了串珠詐騙被曝光、被立案的帷幕。

有的寶媽怎麼也想不通,明明自己小心翼翼,專門做了調查,但最終還是難以逃脫被騙的結局。

事實上,普樂商城app看起來相當正規。

它歸屬於天津和則百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資質一應俱全,有多張企業榮譽證書,還有人專程跑到天津該公司進行考察……

圖源:@大象新聞

可是看上去如此正規的公司,就這樣一夜爆雷、卷錢跑路。

在全國範圍內,受害者達上千名,個人被騙額高達百萬。

而這種詐騙尤爲令人難受的一點是,它專門面向老年人、殘障人士、寶媽等弱勢羣體,幹“劫貧濟富”的惡事。

圖源:@齊魯晚報·果然視頻

在上游新聞、大象新聞的採訪中,我們能看到部分受害者的畫像——

有人被疾病拖垮。

一位負債、透支信用卡來投資串珠的女士,是爲了給重病的親人湊手術費。

有人對未來無望。

一位失去固定的老年人,想要通過串珠賺錢,爲自己購買一份養老保險。

有人與社會脫節。

一位爲了照顧女兒辭職、斷掉了收入來源的全職媽媽說,需要這樣一份兼職證明自己還有用。

麻繩專挑細處斷,越是處在需要扭轉命運契機的低谷,似乎越被惡人嘲弄。

而和其他受害者不同的是,親人重病、老人失依是更容易得到理解的難處,但在普遍語境中,“寶媽”似乎是幸福的代言詞。

於是,寶媽羣體也是在衆多受害者中,最被嘲諷的羣體。

騙子,最懂寶媽困境

翻翻新聞不難發現,針對寶媽的騙局一直層出不窮。

難道只是因爲她們“一孕傻三年、智商堪憂”嗎?

當然不是。

因爲所謂的一孕傻三年,也是被製造出來的僞科學,在2021年就被中國科協列入年度十大謠言,進行闢謠。

圖源:豆瓣

事實上,這個詞的誕生,遮蔽了寶媽在新生命誕生後的生育損傷、心境變化、繁重勞動、育兒困難、休息不足、經濟懲罰以及與社會脫軌的職場斷工等母職處境。

當一個人的時間被不斷分割、精力難以分配、整夜被孩子的哭叫吵醒,那必然會出現顧此失彼、糊塗忘事的情況。

圖源:《82年生金智英》

寶媽的困境往往不被講述,但騙子在其中看到了關鍵之處。

他們製造出時間彈性、空間靈活的虛假工作,販賣改變生活的可能,並通過社羣增加價值感與粘性......

類似圍獵寶媽的騙局簡直數不勝數。

譬如手工兼職。

串珠騙局如此令人眼熟,因爲確實是反覆上演的故事。

圖源:@河南都市報道

圖源:@銀川生活幫

只是偶爾,手工對象會變成刺繡、鑽石畫等其他工藝品,相同的是,門檻不高,都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製作。

而騙取的金額,從保證金、入門費、到代理款、刷單錢,也都各不相同。

這是一個經典般的詐騙手法。

圖源:@荔枝新聞

同樣針對寶媽的經典故事,還有微商美夢,其中最盛大的便是張庭的微商帝國TST。

在遭查封前,TST有着上千萬代理,超九成都是女性。

這些來自二三線的全職媽媽,被林瑞陽敲骨吸髓,不僅掏空了錢,還因TST的代理屬性,大多曾拉親友入夥,最終社會關係也隨着TST的倒臺而破裂。

圖源:網絡

張庭的微商帝國,深陷傳銷傳聞,但因證據無法被採納導致案件撤銷,難以被官方定性。不過很多人因此傾家蕩產,卻是不言自明的事實。

圖源:新浪微博

而除了這些騙局,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招數。

近幾年,各大平臺流行起了配音廣告,甚至一些官方、大v、名人也都收錢推廣。

配音兼職的宣傳,主打的是娛樂賺錢兩不誤,既能培養技能又能經濟獨立,廣告直接戳到全職媽媽的心窩上,黑手偷偷伸進錢包裡。

表面是配音、客服,但最終可能殊途同歸,被繞到打賞刷單的平臺,深陷其中。

圖源:新浪微博

還有打字員、刷單員、網拍模特等等,大多也是騙會員費、騙成本投入。

處處是坑,甚至連進個土特產羣,也可能在你來我往的交情中,被狠狠宰上一筆。

事實上,大多寶媽們既要家務勞作,又要擔負起經濟壓力,往往只能自找門路。而騙局都盯準了她們,爲她們量身打造陷阱。

這些騙子的惡行,讓本來就缺乏經濟支持的主婦、母親的生活徹底滑入深淵,而後社會“受害者有罪”的輿論氛圍,再進一步將她們推入巨大的羞恥、自我指責之中。

不要再製造這樣的悲傷。

回過頭來,我們應該看到,寶媽受騙背後更爲核心的社會癥結。

寶媽騙局

女性零工經濟的賽博異化

“寶媽”這個詞,聽起來透着溫馨幸福的味道,全職太太在家裡舒舒服服地起牀,送孩子上學,再睡個回籠覺,擁有大把悠閒的下午時光,然後等待丈夫孩子回來一起吃家庭晚餐...

但是“寶媽騙局”撕開了那層粉色泡泡。

爲什麼市面上有那麼多專門針對寶媽的詐騙手段?

那是因爲這個羣體有着結構性的困境,社會制度沒有爲她們提供出路,於是詐騙集團便趁虛而入。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

承擔起家務、養育、照護...這些家庭內部再生產勞動的家庭主婦,每天進行的是全職工作。

《看不見的女人:家庭事務社會學》

但是成爲家庭主婦卻是吃力不討好的,幹了全職的勞動,沒有得到工資報償,沒有基本勞動保障,同時還沒有社會認可,個人價值感還很低。

很多寶媽需要做一些臨時工來補貼家用,因爲她們大多認爲,自己要完成四大“人生任務”——

一是贍養和安葬老人,二來撫養和教育子女,三則是幫子女攢錢買房結婚,四是帶孫輩。這四大人生任務,單靠丈夫工資可不夠,還需要寶媽出錢出力。

即便完成了人生任務,很多女性還想補貼子代,爲子代減輕經濟負擔。

住在五元女子旅店的女人:

在城市邊緣打零工,有的賺錢是爲了兒子買房

21世紀以來,有個熱詞“靈活就業”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生活之中。女性,尤其是寶媽成爲靈活就業的主體。

畢竟家庭的剛需擺在那裡,孩子老人需要照顧,總得有人足夠靈活,隨叫隨到,有人必須把自己的時間和勞動變得彈性,而這個人往往是女性。

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顯示,在全國非正規就業人羣中,女性人數從2000年開始就超過了一半(52.58%),近年經濟環境和疫情等影響下,女性佔比更是有增無減。同時,女性就業者中非正式工佔比40.73%,高於男性37.93%。

非正規就業人羣調查報告

女性更多從事非正式工作,這是母職懲罰和職場歧視雙重作用下的結果。

靈活意味着不那麼穩定,尤其是疫情等天災出現,女性會更多主動或者被動迴歸家庭,這種不穩定性更加把女性推向市場邊緣。

事實上,女性人力資本並沒有那麼弱,她們學歷並不低,年齡比起男性也更年輕,但在非正規就業市場裡,平均工資比男性低,得到培訓的機會更少,獲得的社會福利和勞動保障更少。

現在又有了大量與互聯網相關的女性兼職工作,吸引着成千上萬的基層寶媽成爲網絡兼職的主力軍。

寶媽微商

無疑,這種“賽博臨時工”對寶媽來說,是權衡再三後“不算壞”的選擇。

一方面時間靈活,不耽誤家庭剛需的照料、家務勞動;另一方面空間不受限制,寶媽不用參與實地流動,避免出現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社會問題。

再有,寶媽通過兼職補貼家用,可以獲得勞動報償,最重要的是還能給她們帶來不少尊嚴感和價值感。

雖說“家庭分工,不分高低貴賤”,但市場認可的勞動更加不被隱形,賺錢的人總是多很多權力和底氣。

《致命女人》

但是這樣的工種把工作不確定性轉嫁給了勞動者承擔,賽博臨時工得到了靈活,寶媽卻要承擔更多的隱性風險。

一來,“爲自己打工”的新自由主義觀念製造了殘酷的樂觀主義,會增加自我剝削的程度,爲了幻想中的幸福生活而付出更多的勞動。

沒有良好的保障制度託底,數據顯示非正規就業對女性健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二來,這也是最惡劣的情形,很多“在家賺錢,工資日結”的廣告背後,都有可能是套走押金的詐騙手段。

鋪天蓋地的兼職廣告就像賽博牛皮癬

也就是說“寶媽騙局”看準了基層女性的困境和需求,不僅騙走她們賴以生存的財產,還奪走她們最後的尊嚴。

很多被騙的寶媽找不回血汗錢,已經在家裡擡不起頭,還要被網友指責“真不知道怎麼會有人上當”“貪心造成的”“沒文化真可怕”“正經工作她們懶得學又學不會”......

看到了嗎,這是一種結構性困境,絕非寶媽這個羣體“好吃懶做還貪心愚蠢”。

極晝:串珠騙局裡的母職困境

零工市場擴大,平臺監管不力,出現一批不良企業鑽空子,這些黑心平臺打造着看似正規的平臺,賺着最困窘人羣的血汗錢。

我們不應去批判女性的個體選擇,而是要看到並正視她們的選擇和處境與結構性因素之間的聯繫。

應該建立起制度性的保障,不讓詐騙犯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