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公佈4大策略:非急迫性檢查、手術建議暫停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暴增,今天又增206例確診,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今(16)日公佈四大醫療應變策略,希望全國面臨大量新冠案例情況下,醫療營運可以降載,將穩定慢性病房改以追蹤方式領藥,非急迫性檢查手術建議醫療院所暫停,等到疫情比較穩定時再予以恢復。

張上淳舉例,像是一般健檢、美容手術、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都能將日期後延。此外,也持續請醫療院所加強社區通報採檢,包括在急診室外進行相關採檢與監測通報,對於要住院病人,也要先採採檢才讓其住院。對於目前住院病人中,許多醫療院所也自發加強採檢,以防過去未告知接觸者造成遺漏,呼籲有呼吸道症狀、肺炎病史者採檢,以防有遺漏狀況

因應臺灣醫療量能吃緊,臺灣國際醫療也暫緩。張上淳表示,指揮中心也會下令,除非非常特殊狀況,否則全面禁止入境。最後一點爲加強員工健康監測,此外,對於有風險單位醫療照護同仁,譬如專責病房工作、急診、加護病房等工作同仁,都要定期採檢監測,原則上是5~7天做一次,可以用深喉唾液,減緩不適感

▲0516四大醫療應變策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即日起全國醫療機構實施下列醫療應變作爲如下:

一、 門診營運降載:(一) 依病人治療之急迫性需求等,評估病人且綜合考量延遲提供病人診療的風險及疾病傳播的風險後,決定提供或延遲診療。(二) 可延遲診療之醫療暫緩(如:健檢、美容、預定手術或檢查、物理及職能復健等)。

二、 加強社區監測通報採檢:(一) 病人於入院前一律篩檢,採檢後至入院前待在家中,避免外出。緊急需住院者,於入住病房前一律採檢。(二) 倘若病人檢驗結果爲陰性,僅能作爲當下疾病狀態之判定,但無法排除病人爲已遭感染但尚在潛伏期的症狀前期(pre-symptomatic)的可能,因此應持續監測健康狀況。(三) 住院期間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味覺嗅覺喪失、不明腹瀉等COVID-19相關症狀或醫師懷疑時進行採檢。

三、 加強員工健康監測:(一) 落實工作人員每日體溫量測及健康狀況監測(包括體溫及相關症狀),並確實登錄,有疑似症狀應立即通報採檢。(二) 定期(5-7天)針對高風險單位醫療照護相關工作人員(如:急診、加護病房及專責病房等)進行鼻咽或深喉唾液採檢。

四、 國際醫療暫停(特殊或緊急採專案許可除外)。指揮中心指出,國內醫療機構相關應變策略,將視疫情狀況滾動修正相關規定。

【你可能也想看】

快訊/暴增206例本土!再創單日曆史新高►陳時中曝206例本土最新感染源調查 105例和「萬華阿公店」有關!►206例本土地理分佈曝光新北97例「板橋最多」北市仍集中萬華►「輕症患者在家等候通知!」指揮中心公佈確診者10大QA►本土大爆發「雙北醫療量能吃緊」 臺北區負壓病房只剩51牀►患者塞爆醫院醫爆「在戶外插管」 陳時中聽聞驚呼: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