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益投信董事長賴政升:臺美關係升溫 須互惠雙贏

羣益投信董事長 賴政升

羣益投信董事長賴政升表示,在中美貿易角力及能源危機下,恐加速國際產業鏈採取將生產移至東南亞國家或移回本國,加上分散供應商,並由國家帶頭向外結盟。觀察全球與大陸持續脫鉤,中美關係只會改善不會改變,最近在碳中和上會有合作,氣氛上會突破,但還是會陷在「老大與老二之爭」。臺灣在角力夾縫中擁有三大優勢,即轉單「臺灣製造」、臺商及資金迴流、臺美關係升溫。

賴政升表示,臺美關係的升溫,對臺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加入國際組織,特別是對臺灣加入CPTPP更具關鍵影響。但所有的國際關係都是互利互惠的,不會只有美國對臺灣好,臺灣也要付出一些代價,因此在對美貿易的談判中,確實有一些必須要有所退讓。他指出,例如最近在談判的美豬開放問題,對於臺灣不論任何一黨執政,若不開放皆要嚴肅面對可能產生強大的後座力(backlash)問題。

賴政升也對臺灣缺電的問題表示憂心。他指出,全球及臺灣均面臨缺電危機,發展綠電可說勢在必行,疫情讓全球投資大洗牌,再生能源發展因此受到影響。臺灣企業響應全球綠色供應鏈,必然歷經陣痛期,已是臺廠無法迴避的議題,包括臺積電、鴻海等龍頭紛紛宣誓超前部署發展綠色供應鏈,響應永續發展,但要從根本降低碳排,前期必得投入技術轉換、研發新制程、工廠智慧化等轉型成本。

臺灣產業發展綠電有其優勢,賴政升認爲,半導體、電子產業本就有相當紮實的供應鏈管理基礎,且臺美經貿關係發展良好,未來在半導體產業合作再深化,並擴大至新產業,包括5G、航太衛星、電動車等,臺美合作的產業鏈羣越來越擴大,不論尖端科技領域、綠能創新產業、健康戰備產業及開發全球市場,「臺灣製造」和美國品牌及技術的合體,達成互利互惠,共創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