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博物館進入生活場景

作者:封壽炎(媒體評論員

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博物館面臨着多重挑戰。其功能定位和未來發展,都引發人們的思考和探索。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就是“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

去年3月1日,舉世聞名的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決定暫停開放,這是世界範圍內博物館普遍處境的一個縮影。當然,隨着疫苗接種工作的推進,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博物館恢復正常開放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但疫情衝擊確實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契機——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打破空間和時間的侷限,使博物館更廣泛地融入市民生活,發揮全面、全天候式的影響力,成爲一種值得探索的方向

傳統的博物館思維偏重於靜態單向藏品陳列展櫃靜候人們前來鑑賞閱讀。近些年來,這種思維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一些著名的博物館,如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都“動”了起來,主動適應時代潮流、融入市民生活,通過一系列富有創意的策展活動,成爲文化新聞和社會話題主角。藏品也“動”了起來,藉助通俗文化的包裝手段,一些專業門檻很高的“高冷”文物迅速“出圈”,成爲廣受歡迎的流行文化符號統計數據也顯示,博物館等文化場館已經成爲當下旅遊的新熱點,每逢雙休日、節假日,一些熱門場館、熱門展覽都一票難求。

未來的博物館要增大影響力,一方面要增強對市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增強對市民的輻射力。博物館不但要繼續強化自身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節點地位,還要使自身承載的專業知識藝術價值、文明理念和文化價值觀深入人心,成爲市民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爲市民羣衆文化生活的底色基調。建設“走向民衆、走進民衆”的博物館,應該是博物館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這方面,國內一些著名的博物館已經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些基層的博物館也進行了諸多探索。比如,上海市徐彙區就把博物館發展與“建築可閱讀”結合起來,通過引導民衆鑑賞家門口歷史建築,瞭解海派文化的歷史淵源。他們還倡導“出門逛文博全家文史,終身學文化”,力求把文博活動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將文化自信刻寫在社會生活裡。

一些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成功做法經驗,也可以作爲他山之石提供借鑑。歐洲是全球文博事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擁有衆多舉足輕重的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筆者在歐洲工作期間有一種深刻體會,那就是文化生活的日常化。看歌劇,聽音樂會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都是歐洲民衆非常日常化的生活方式。他們真誠地熱愛自身的歷史文化,這種熱愛來自於長期的教育和薰陶。在法國的中小學校裡,學生有大量社會實踐的機會,老師經常領着學生參觀各種各樣的美術館、藝術館,學習研究歷史文化知識。在盧浮宮收藏的名畫前,也經常看到孩子們坐在角落裡,全神貫注、一絲不苟地素描家長、學校重視孩子的藝術素養,這種重視和推崇就是一種導向和價值觀的塑造。

當文化生活成爲一種日常,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的價值就得到了輻射和延伸,在物理的、有形的博物館之外,還有一座座精神的、無形的“博物館”無處不在。這種日常化的文化生活,反過來又成爲文化藝術茁壯成長的源頭活水,成爲文博事業興旺發達的肥沃土壤。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18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