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共文化資源成爲融合育人的新載體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許朝軍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爲進一步健全館校合作機制,促進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近日印發了《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意見》,提出各地博物館要堅持“展教並重”,策劃適合中小學生專題展覽和教育活動,動員館內策展、文保人員以及專家學者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教育資源開發,定期組織館長講解、專家導賞。

有效利用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相融合,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歷史文化教育,不僅能讓青少年學生在觸摸傳統文化和現實中增加文化自豪感,爲傳承優秀文化、提升個體文化素養奠定紮實基礎,還有助於提升青少年的審美能力,豐盈教育的外延內涵。博物館僅是公共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博物館之外,體育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乃至地方特色的文化展館場所,都是極具公共文化普及和傳承意義的重要公共文化教育載體和資源。這些公共文化設施和資源也應與教育科學融合,成爲新的育人途徑和載體。

與博物館一樣,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體育館以及地方特色文化史館作爲公共文化設施與資源,除了記憶和傳承文化精髓之外,還是濃郁的地方文化教育資源。近年來,隨着公共文化資源建設的推進,各地公共文化資源尤其是地域特色的文化設施得到全面普及,成爲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爲助推公共文化發展和普及的重要途徑和載體。但是,大部分資源的教育功能都停留在普及層次,針對青少年的專業化的、體現特殊公益普惠教育意義的、科學指向青少年學生的育人功能與作用尚未發揮出來,這不能不說是公共文化資源教育普及方面的缺憾瑕疵。青少年是特殊羣體,具有獨特的認知特點與接受能力,公共文化資源要實現針對青少年的育人功能,必須提供專項教育教學服務

公共文化資源要成爲新育人載體,必須擔負起特殊的育人使命。相較於普及普惠文化服務而言,針對青少年普及普惠教育,讓青少年愛上傳統文化,意義更爲深遠。爲此,公共文化資源應該主動而爲,做好文化育人這篇“大文章”。

讓公共文化資源成爲新育人載體,必須提供有別於普通公共服務的純公益服務。這樣,才能實現惠及更多青少年學生的特殊教育服務供給,並達到公共文化服務的預期成效。公共文化資源管理單位應結合實際,從融合育人的角度出發,推出送文化進校園專項服務,將公共文化資源的文化育人和專項美育融入學校教育體系,通過特色文化課程名家講座實物展覽等方式助力全過程育人,讓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資源主動融入學校教育體系和教育內容,科學發揮育人功能。

另外,隨着社會的進步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公共文化資源的表達與表現已不僅限於實物展示與實地近距離接觸式學習,網上資源共享已成爲特殊的文化資源供給方式和育人新模式教育部門、學校和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機構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交聯融合,將公共文化資源輸送和共享,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