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味”迴歸 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

文/龍敏飛

【一系列呵護“年味”的舉措,值得肯定與點贊。】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在互聯網上,“年味此處尋”“年味到底是一種什麼味”等成爲熱門話題。“紅燈籠一掛,年味就來了”“年味藏在煙火氣中”“年貨大集,年味十足”……網友們表達自己對年味的理解。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寄託了很多美好的情感、回憶以及想象。春節背後,承載着諸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寄託着許多家國情懷的內容。這樣的節日,必要的儀式感不可或缺。如今各地在營造“年味”上,也是線上線下齊發力。如“龍年龍燈大賞”“深海龍宮”奇幻之旅等,各地龍造型裝飾頻頻“出圈”……“氣氛組”已上線,節日的“氛圍感”正在被拉滿。

一系列呵護“年味”的舉措,都值得肯定與點贊。“年味”是什麼?這很難定義。但無論是“趕大集”的熱鬧,還是“龍”元素的無處不在,都是“年味”的重要內容,他們共同撐起了春節的氛圍感、儀式感。

如今,各方的努力,都在朝着這樣的目標前行,甚至連“春節假期”都稍有調整,已經放到“正月初八”。雖然這背後依然有被人詬病的地方,但整體的方向是積極的、向好的。對“年味”來說,也正在慢慢迴歸。

讓“年味”迴歸,應成爲一種下意識的習慣。無論一個人是在故鄉還是在異鄉過年,對於這樣一個有特殊含義的節日,對於這樣一個具有特殊節點價值的時間段,肯定都希望其“特殊”一點、有價值一點,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年味”能一年一年地留下來,也是人生的“年輪”,既然是如此重大的時間節點,那對各相關方來說,都應爲此保駕護航。

讓“年味”迴歸,應成社會共識,這也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應有之義。

編輯:青琪

二審:戴萍、唐劍華

三審:葉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