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時刻處於教師監管之下的做法不可取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安傑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一位朋友朋友圈發了一段視頻,且配了一段文字:“再也不害怕女兒課堂睡覺、自習課好好學習了。”視頻只有幾十秒,把教室從前到後拍攝了一遍,能清楚地看到每個孩子動作。這個視頻是朋友孩子的班主任傳給他的。

爲了能夠全方位、無死角管理學生,這位班主任自費班級裡安裝了攝像頭。班主任無須走進教室,通過手機即可隨時隨地瞭解學生情況。這種做法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同。

家長和班主任的目標是一致的——讓學生乖乖地坐在教室“上課”,取得優異的成績,考上一所好學校。在這種觀念影響下,學生淪爲實現老師父母願望的工具,教育似乎與學生沒什麼關係

很多教師和家長認爲,對學生監管越嚴格,學生的成績就會越好。讓學生時刻處於教師的監管之下,在一定時間內,學生的成績可能會出現上升趨勢,但是,一旦脫離教師的監管,學生的成績就會明顯下降。其原因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不是內驅力,而是外力,外力消失,學生的能動性就會消失。在初始階段,教師可以使用獎勵懲罰等外力激發學生,但要將外力轉化爲內驅力。

在學校領導和家長看來,對班級管理嚴格,是教師負責任的表現。有些學校領導的要求簡單、明確,班級沒有吵鬧的聲音,沒有打鬧現象,等等。嚴格監管之下的班級看似沒有問題,但並不是真的沒有問題,只是問題被掩蓋了。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循規蹈矩的“聽話人”,而是要培養適應未來社會公民。培養未來公民,不能靠監管,要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