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爆棚 桃園兒美館 挨批「大型親子館」

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本月3日啓用,大批人潮涌入但現場管理規畫不足,民衆久候抱怨,民代也批場館定位模糊。本報資料照片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4月3日啓用至今吸引6萬人次參觀,大批人潮不僅排隊進場久候2小時,館內還規畫遊戲室,人聲鼎沸猶如菜市場,影響展覽品質,挨批「大型親子館」,議員呼籲市府儘速釐清定位;桃園市文化局表示,已透過抽號碼牌機制控管人流,展覽部分也有強化內涵,絕不會讓兒美館虛有其表。

兒美館坐落於中壢青埔高鐵特區,上個月底未開幕就先轟動,絕美造型吸引不少網紅打卡拍照,但由於試營運期間參觀免門票,館內又實施總量管制,大批民衆慕名而來,結果都在門外久候;3日開幕以來,每日平均約3000人次參觀,即使現場透過抽號排隊方式,控制入館人數,許多民衆仍抱怨排隊時間過長。

兒美館目前網路Google評分爲3顆星,除了有人留言抱怨排隊等太久,也有人抱怨展覽主題不符合兒童,但也有人肯定策展人用心。

文化局昨赴桃園市議會工作報告,議員彭俊豪和王珮毓均反映兒美館假日人潮爆棚,不僅現場號碼牌發到200多號,等待時間漫長,館內孩童爲了看作品爭搶不休,不僅家長們心累,一般民衆也很難靜下心欣賞作品,呼籲應改善參觀動線及排隊品質。

議員謝美英反映公共空間和設施太少,館內走廊、展覽室與遊戲室空間狹小;議員黃敬平則指2、3樓做幼童互動遊戲區和閱覽室,與親子館性質相近,明顯定位不明。

文化局長邱正生表示,已透過抽取號碼牌機制控管人流,並開放國際演講廳作爲候位空間,各展區也會規畫場次時間,幫助人潮流動,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欣賞體驗作品。

邱正生強調,兒美館空間、展覽與活動皆經詳細規畫,與單純親子館大不相同,開館展就融入桃園文史脈絡、埤塘地景特色、城市多元交流等主題,透過互動打開孩子五感,體會作品內涵。9月試營運結束後,超過18歲、未滿65歲的民衆必須購票入場,相信屆時能紓解人潮,民衆能有更好的參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