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修法公聽會 周志浩曝取得「這項」最大共識

衛福部國健署下午舉行「人工生殖修法議題」公聽會,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左)與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右)列席聽取各方意見。記者曾原信/攝影

衛福部於今日下午舉行人工生殖法修法公聽會,廣邀各界民團、專家代表出席,針對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開放適用人工生殖部分,民團與專家多有共識,針對代理孕母部分則多持保留意見。公聽會主持人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表示,今公聽會明顯感受到各界最大共識爲「保障相關人員權益」,包括捐贈者、人工生殖子女等,衛福部無既定立場,將彙整各界意見後擬定法案,交由立法院研議修法。

司法院少年家事廳法官徐淑芬表示,婚姻、家庭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受到憲法制度的保障,家庭制度則基於人格自由,有繁衍、經濟、教育等功能;家庭權受到憲法保障,諸多國際公約也都承認,應開放同婚配偶使用人工生殖,才能真正消弭歧見,這也符合我國憲法、國際潮流趨勢。

中華民國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積泓說,對婦女來說,懷孕相當有風險,首先得給予願意生產的女性尊重,醫學會贊同女同志配偶有生育的權利,有子宮、卵子,只缺精子,其實可以視作無精症夫妻,完全可以適用人工生殖法的對象;人工生殖法限定捐精、捐卵一次爲限,單身者若要使用人工生殖也可比照一生一次。

臺灣同婚已然合法,社會變遷之下人工生殖法卻僅限「夫妻」,應可擴大解釋爲「配偶」。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說,考量人工生殖最佳利益,應是子女第一、代孕者第二,再來纔是委託者;醫學會堅定立場,先天子宮異常或後天子宮受傷導致不孕者,應開放「利他代孕」,因此要討論的是代孕者權益保障,以及生產後的孩子得立即視爲婚生子女。

周志浩說,衛福部未預設立場,舉辦公聽會就是虛心聽取各方意見,不希望修法過程不斷延宕,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後,各界對於人工生殖法涉及之利害關係人的權益保障有高度共識,以人工生殖子女爲第一優先考量,代孕方面則要考量代孕者權益,得做好配套措施,以減少政策實施後對社會的衝擊。

至於修法期程,周志浩表示,公聽會結束後會將各界意見彙整,儘可能融合成一個法案,再送至行政院進行相關評估,最後則送交立法院研議修法,擬定適合臺灣社會的法規。

周志浩表示,衛福部並未預設立場,公聽會結束後會將各界意見彙整,儘可能融合成一個法案,最後會交由民主機制決定。記者鄒尚謙/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