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猴衝突不斷!高醫大推共存 帶日本交流生與獼猴席地而坐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學生與日本交流生爬上柴山,與獼猴席地而坐。(高雄醫學大學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高雄柴山獼猴經常與人類發生衝突,多次傳出民衆物品遭搶、學生帶武器「自衛食物」、連機車都得放上木頭防止獼猴撬開車廂,顯示了獼猴與人類的空間大打結,且已形成互相對立的狀態。因此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近年來與「臺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合作,讓學生透過教育及觀察去理解臺灣獼猴的習性,同時也幫助協會推廣與獼猴和諧共存的方法。

2022年底高醫大人文社會科學院與日本人間環境大學總合心理學部簽訂學生交流備忘錄(MoU)。今年疫情趨緩後,日本人間環境大學選派5名交換生搭上3月的高雄醫學大學國際交流月系列活動,來臺進行爲期3周的交流。

此次訪問交流,由高醫大心理學系櫻井正二郎副教授策畫,帶日本交換生實地到柴山觀察生態及獼猴羣。上山前,櫻井副教授先請高醫大生物系陳炤傑副教授介紹臺灣環境與生態;櫻井副教授則運用專業,用比較心理學觀點來解說包括獼猴之靈長類的行爲比較,讓學生在上山前能做好事前準備。

高醫大邀請臺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爲交換生實地導覽,認識柴山也講解臺灣獼猴的生態、習性及猴羣社會樣貌。途中遇見3羣獼猴,交流生便與獼猴一起席地而坐,感受與獼猴比肩的特殊體驗。

日本交流生聽到猴子們其實不只吃香蕉,而是雜食性動物,最愛吃果實,學生們都表示非常驚訝;此行也讓他們進一步瞭解獼猴其實沒有猴王的概念,而是以母系社會結構爲主的羣居動物。

高醫大期盼能借由這個特別的交流機會,讓學生了解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改善人猴之間因不理解帶來的誤解,學習友善共存之道,攜手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SDG 15的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確保生物多樣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