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欠債12萬,雙11卻依舊剁手不停,90後“尾款人”瘋了嗎?

“雙11直播太上頭了,手不夠剁了,不能再看了!”

“我就點了兩下,五位數沒了!”

“太忙了,今晚愛豆也不能阻擋我買買買”

……

今年的“雙11”起勢似乎比以往來得更早。明明說好的理性消費,沒想到卻變成了“李姓消費”。

那晚過後,無數人患上了“李佳琦後遺症”。鑼聲鐘聲、"不要睡”和“買它”在腦海裡縱橫交錯,勾勒出一幅百感交集的畫面。

而伴隨着各大電商平臺尾款支付開啓,“尾款人”的梗也開始在各大社交平臺刷屏

所謂的“尾款人”,就是付了一堆商品定金,欠了一屁股“尾款”的雙11剁手族

由於淘寶每年的“雙11”都會推出定金+尾款的服務,也算是一種典型的促銷手段。每個人在付定金時候感覺什麼都買得起,畢竟定金通常只有100元左右;等到要付尾款的時候纔開始心疼起錢來了,於是便誕生了“尾款人”的調侃;由此延伸而出的,還有“定金人”、“花唄人”等。

白天打工人,晚上尾款人!定金一時爽,尾款火葬場!確認過眼神,應是一類人!

儘管“打工人”在各種消費誘惑中“嚴防死守固若金湯”,但在今年的“雙11”中依然迅速淪爲了“尾款人”,在剁手與收貨之間快樂並心酸着。

沒錯~ 鋼鐵般的意志不能只用來早起“搬磚”,還有晚上通宵預購下定金,爲國家各領域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尾款人”熬夜又花錢的努力下,僅僅1小時51分,華爲、蘋果、海爾、雅詩蘭黛耐克、華爲、美的蘭蔻小米歐萊雅、阿迪達斯等衆多品牌成交額就突破1億元,火速邁入天貓雙11“億元俱樂部”。

一夜之間,“尾款人”不僅錢包被掏空,就連戶籍都變了……

湖北人變成了胡北人,已經買不起水喝了……

上海人變成上每人,因爲一滴也沒了……

河南人變河冇人,啥都冇了……

明明“雙11”的套路早已看透,爲何“打工人”還是抵不住誘惑,甘心淪爲“尾款人”?

對於“尾款人”而言,商家的套路永遠防不勝防,卻能從中收穫一份苟且的快樂。比起買的東西是否真正實用,“獲得快樂”在新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顯得更爲重要。畢竟購物已不僅僅是購物,更像是一場全民狂歡盛宴

而在這場狂歡中,90後毫無疑問是“領銜主演”的C位主角。購物、娛樂、社交、遊戲、以及辦公學習佔據了90後用戶線生活的主要場景。

伴隨着“種草經濟”的崛起和“信用消費”的普及,中國人傳統的“儲蓄消費”觀念正在逐漸消解。

據相關機構發佈的《90後人羣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超前消費目前已經成爲90後年輕人的常態,近兩年我國90後短期消費貸款超過3萬億,約佔全年短期貸款總規模的1/3。

更網傳某銀行曾經公佈過一組數據:中國的90後人均負債比高達1850%多,相當於每個90後年輕人平均負債12.79萬元。

如果說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那麼90後一代的崩潰或許就是從還錢開始的……

且不論這些公佈的數據是否完全準確,但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確實在慢慢侵蝕着人們的日常生活,引發年輕“負翁”頻現。

“3張銀行信用卡,花唄,借唄,京東白條本站白條,基本這些加起來大概兩三萬,爭取今年內還清。” 這並非一個人的內心獨白,而是衆多90後的集體心聲

網上曾經流傳着一個“中國老太美國老太的故事”:

一箇中國老太對一個美國老太說:“我攢了20年的錢,終於住進自己買的大房子了。” 美國老太回答說:“我住了20年的大房子,終於向銀行還完買房借的錢了。”

許多人都覺得美國人比咱們中國人聰明多了,花同樣多的錢,人家比咱們要多享受20年的大房子。因此,現在有越來越多年輕人逐漸朝着西方人的消費方式靠攏:

存錢是老年人才乾的事~ 我還這麼年輕,不好好享受青春,委屈自己去存錢幹嘛

結果對90後年輕人來說,就會產生一個更殘酷的現實問題:

沒!錢!啊!

表面上看似這一代年輕人真有錢,消費能力明顯增長,追求精緻,懂生活,就算一杯奶茶的錢比午餐還貴也覺得理所當然、毫不心疼。

但實際上,將這羣年輕人光鮮亮麗的僞精緻掀開,就明顯地暴露出不堪的財務狀況

不少90後年輕人坦誠自己真的沒有多少積蓄,“存款都是當年從媽媽手裡搶來的壓歲錢攢起來的”。

還有不少傲嬌爲了捍衛最後一絲尊嚴,一邊飆淚一邊強行炫富:誰說我沒有存款!我王者榮耀裡有一萬多金幣,我公交卡里有50多塊錢,我鬥地主鬥來的十幾萬個歡樂豆,不都是我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嗎!

當70後忙着存錢,80後忙着投資時,90後的存款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00後悄悄碾壓了。

儘管90後花錢如勇士,但家底卻很“薄”。根據富達國際與螞蟻財富聯合發佈的《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我國35歲以下的年輕人中,56%的人暫未開始儲蓄;而開始儲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儲蓄僅有1339元。

在早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佈的數據裡,52.6%的90後沒有存款,而00後只有三成左右沒有存款,而且23.4%的00後存款在5000元以上。

所以,綜合相關調查數據看來,現在的00後不僅比90後更有錢,而且可支配的零花錢數額更大,相對也更喜歡存錢!

想想現在的00後,年紀最大的也才20歲,再回想一下你們20歲時的存款是......

啥也不說了......哭暈在廁所……

按理說,第一批90後已經步入職場打拼多年,甚至已經在職場逐步站穩腳跟,不該這麼窮的呀?!!這錢,究竟爲去哪裡了呢?爲啥就是存不下來呢?!

撇除掉大城市的基本生活開銷大之外,在這其中,一方面是由於西方的生活消費理念不斷“入侵”年輕人的思維,「無債一身輕」的認識逐漸被「會花錢纔會賺錢」的觀念所取代。

對大多數90後而言,普遍認爲開心最重要,何況現在網絡借貸平臺方便快捷,先買完再慢慢還吧~

而開心的最後往往是苦逼得連一分錢也存不下來,甚至還有不少的額外負債。

再加上年輕人身上自帶衝動和易於滿足的特點,容易成爲被商家所利用的把柄。鋪天蓋地的廣告似乎都在製造各種焦慮和恐慌,將永無止境的慾望包裝成生活的正能量,順便義正言辭地告訴你:不要在最好的年紀,用得最差,活得將就而廉價!

在一波又一波的社會風氣帶動下,“買買買”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

原本工資就不高,生活的基本開銷又大,再遇上習以爲常的透支消費,越是陷入慾壑難填的泥潭中,在失控中逐漸喪失掙扎的力量。

可借來的人生,終究是要還的。

面對無處安放的消費慾望,懂得量力而行,學會管住內心的慾望,或許纔算是真正的擁有。

而當你實在是擋不住誘惑的時候,還可以借鑑一下這個方法——

有錢買的時候,喜歡喜歡真喜歡。

沒錢買的時候,呸,真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