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爲什麼要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

日前,《關於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指導意見》發佈,對我國在“十四五”時期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出安排部署。

2020年,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今後,還有消費幫扶的必要嗎?對此,中央早已給出回答:今年3月印發的《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明確提出“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脫貧摘帽並非一勞永逸,一些已脫貧地區羣衆還存在着返貧的風險。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性,包含消費扶貧在內的一系列消費幫扶政策舉措仍需持續推進。

作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消費幫扶已顯現出巨大威力。以消費扶貧爲例,2020年我國中西部22個省份組織認定扶貧產品16萬多個,全年扶貧產品銷售額突破3000億元。在充分肯定消費幫扶成績的同時,也應注意到一些潛在的問題。比如,有些扶貧產品同質化嚴重、性價比低、自我營銷渠道缺乏、規模化程度不夠、品牌市場競爭力不強等等。再如,有些政策紅利並未充分釋放,各地各部門發揮作用不平衡,相關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資源開放與集成程度還不夠。這些都提醒我們:持續推進消費幫扶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睡大覺,而是要走深走實、提檔升級,抓重點、固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推進消費幫扶提檔升級,需要讓“有形的手”與“無形的手”協同發力。消費幫扶是“幫扶”,爲此各級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規劃,統籌調動各方資源,做好引導、組織、對接、服務等工作,完善健全產品目錄體系、銷售標準體系、運營服務體系社會動員體系、價格監管體系、宣傳推介體系等,推動消費扶貧提質增效;同時,消費幫扶也是“消費”,務必要尊重市場規律

推進消費幫扶提檔升級,需要扭住提升供給能力這個“牛鼻子”。

首先看生產端。說到底,產品本身好,才能賣得好。爲此,被幫扶地區要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加大力氣提升生產的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程度,嚴把質量合格價格合理關,向有機、綠色、健康等方向延伸生產鏈,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洞察消費市場變化,讓更多消費者從“頭回客”變爲“回頭客”。

其次看流通端。近年來我國農村流通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在倉儲配送、冷鏈保鮮等方面還有許多歷史欠賬,爲此要儘快打造以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爲主要抓手的新渠道,切實解決出村出山“最先一公里”與進城上桌“最後一公里”難題,讓更多鮮活農副產品順利地上新上市。

再次看銷售端。一方面,用好“扶貧832”等國家級銷售平臺,引導帶動各類企事業單位和廣大市民增加幫扶產品購買量;另一方面,隨着手機成爲新農具、 數據成爲新農資直播成爲新農活,被幫扶地區的“新農人”要勇於挑上電商銷售“金扁擔”,借力農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方式,不斷拓寬產品銷路

每份幫扶產品都可能連接着一個鄉村振興的產業,寄託着脫貧羣衆創業致富的夢想。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政府市場齊聯動、援受雙方多互動、線上線下成一體、多方協同打配合,推動消費幫扶逐漸形成“人人皆可爲、人人皆願爲、人人皆能爲”的全社會參與格局,讓更加規範、有序、可持續發展的消費幫扶成爲鄉村振業偉業中的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