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賽局 比「以牙還牙」更好的致勝法

人生就像一場場賽局,學習「與人打交道」的學問,才能理性地看待對手,成爲掌握決策的贏家。(示意圖/shutterstock)

二十世紀八○年代,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學家羅伯特.艾瑟羅德(Robert Axelrod)組織了一次賽局競賽。比賽的內容就是囚徒困境,參賽者要設計電腦策略,決定什麼情況下合作,什麼情況下背叛。各路學者提交了不同的策略演算法,大家兩兩輪流比賽,看最後誰的收益最大。

出乎意料的是,最後勝出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策略,它的英文叫作「Tit for Tat」,一般翻譯成「以牙還牙」。這個策略是如下運作的。

第一,不管與誰比賽,第一輪我都選擇合作。

第二,第一輪過後,我就複製對手上一輪的做法。

你上一輪要是與我合作,我下一輪也與你合作;你要是背叛了我,我下一輪也背叛你;如果你在哪一輪又選擇合作了,那我還是繼續與你合作。我的合作、報復、原諒,都只是模仿你上一輪的動作。

別人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別人。用俗話來說,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艾瑟羅德覺得這也太簡單了,肯定有其他能戰勝以牙還牙的辦法。於是他又發起了第二次競賽,更多的賽局理論專家參與,出現了更復雜的演算法,可最後勝出的還是以牙還牙。

我們仔細分析以牙還牙這個策略,最有意思的一點在於:它和任何一個對手比賽的時候,最多是打成平手,只會讓自始至終選擇背叛的對手比它多佔一輪的便宜。可就是這樣,最後算總帳時,它的收益會超過其他人,因爲它既不當冤大頭,也不自尋死路。這是一個保守的策略,就好像是個以直報怨的老實人,但是最後老實人勝出了,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高興的發現。

我們可以說,以牙還牙,簡單、粗暴、有效。

後來艾瑟羅德寫了一本書,叫《合作的競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現在已經是名著了。人們從這本書中看到了人類文明的希望,我們終究會走向合作。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以牙還牙其實是一個脆弱的策略。這個策略對「錯誤」很不友好。

電腦總是精確的,但真人賽局可能會操作失誤。比如我們設想有A和B兩個人,都是按照以牙還牙的策略進行比賽。他們倆一直都是合作,但是在某一輪,A操作失誤,導致B把合作當成了背叛。下一輪,B就會報復A。這又導致再下一輪,A要報復B……兩個人就陷入再也無法合作的循環。

這不就是冤冤相報嗎?就像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幾十年的世仇,舊的傷口還沒抹平,又添新的仇恨,怎麼調解都調解不成。他們都不是壞人,也許他們只是以直報怨的老實人。

生活中有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小孩打架之後還能和好,可是成年人講原則,兩個好朋友因爲一次誤會,可能一輩子都不來往了。

所以在真實世界中,以牙還牙並不是最好的策略,它不夠寬容。賽局理論專家提出過一個改進版的以牙還牙:對方背叛我一次,我繼續合作;對方連續背叛我兩次,我再報復。研究表明在有可能出錯的賽局中,這個辦法的效果比以牙還牙更好。

真實生活中,別人可能犯下無心之過,你也可能誤判。有句話叫「退一步海闊天空」,強人通常不喜歡這句話,但是這句話其實很有道理,寬容能避免脆弱。不過請注意,這句話的關鍵字是「一步」。退一步是寬容,退兩步就是縱容了。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錢鍾書小說《圍城》的結尾。方鴻漸和妻子孫柔嘉爭吵。方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蓄心要待柔嘉好」,而在家中等丈夫回家吃飯的孫柔嘉也「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裡做事」。兩人都抱持着正向的願望,希望達成合作。結果一見面,說幾句話又翻臉了,還動手了。

有人說《圍城》的主題,並不是說婚姻是個圍城,而是在說人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方鴻漸不知道爲什麼就與孫柔嘉結婚了,也不知道爲什麼婚姻就破裂了。

總是事情改變人,人改變不了事情。人也改變不了賽局。

但真的是這樣嗎?本來是想合作的,爲什麼就不能合作呢?如果有一方能寬容一點,被冒犯了也再給對方一次機會,或許就不會是這樣悲劇的結局。

【問與答】

讀者提問:

既然在現實生活中,操作失誤難以避免,那麼是不是可以(在報復之前)透過更頻繁、有效的溝通和資訊共享,來消除潛在的誤會。當然溝通也會有成本,但起碼在重要的事情上這麼做。這樣的做法是否更優?

萬維鋼:

是的!所以有句話說:「要與朋友拉近距離,而對敵人要更近。」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美、蘇兩國一看這樣的局面太過危險,心想千萬別因爲誤會大打出手,所以雙方建立了「熱線」,有任何事情先打電話問問,消除誤會。

一九六七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美、蘇雙方都沒有參戰,但是雙方的艦隊都在附近有所行動。這個時候熱線就起到了作用,雙方在幾天之內打了幾十次電話,明確表示這只是一般的行動,並不是打算參戰。後來建立熱線溝通的辦法就流行起來了。美國和中國、中國和蘇聯、印度和巴基斯坦、南韓和北韓之間都有熱線。

熱線這個主意是誰出的呢?最早是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甘迺迪政府組織的一個專家小組提出來的。這個專家小組的領導者,正是諾貝爾獎得主、賽局理論策略矩陣的發明人,湯瑪斯.謝林。

熱線的建立不是爲了交流感情,也不是爲了友好合作,而是敵對的雙方爲了避免誤會。事實上,冷戰沒有變成熱戰,建立了熱線的各方的確沒有動不動就打起來,熱線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這讓我們忍不住設想,世上有多少衝突是因爲誤會而起呢?如果大家都足夠理性,仗還有必要打嗎?

對比之下,在同事、鄰里、夫妻之間,包括有些公衆人物在社羣網站上,不交流還沒事,一交流反而因爲幾句話沒說好就爆發了衝突……這不把湯瑪斯.謝林笑死了嗎?

(本文摘自《高手賽局》/遠流出版)

【作者簡介】

萬維鋼

「羅輯思維」節目策畫人、「得到」App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主講者、暢銷作家。善以說故事的方式,將複雜深奧的思想轉化爲新奇有趣、易於理解的知識與觀點。

一九九九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二○○五年獲得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博士,曾長期從事核聚變等離子體物理研究。自詡以理工思維理解世界,主張用科學精神鑽研社會現象,擅長讓高深道理落地,最愛激發讀者思考。着有暢銷書《高手思維》、《高手學習》、《萬萬沒想到》、《智識分子》等。

《高手賽局》/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