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估瑪娃恐成猛烈颱風 專家憂1現象:希望別走到這步

中央氣象局預估,週五、週六(5/26、5/27)瑪娃颱風近中心最大風速可達每秒58公尺,是其最強的時刻。(圖/取自中央氣象局)

今年第2號颱風「瑪娃」(Mawar)的動態讓各界相當關注,中央氣象局預估,再6至12小時左右,其威力升級爲強臺,週五、週六(5/26、5/27)強度達到巔峰,日本氣象廳也預估瑪娃週六會達到「猛烈颱風」等級。有專家指出,瑪娃可能對臺影響不大,更讓人擔心的是,目前海水溫度頗高,可能出現強聖嬰現象,讓天氣出現不尋常變化,直說:「很讓人憂心未來的發展,希望它不會走到這一步」。

日本氣象廳預估,本週六(5/27)瑪娃颱風有機會增強爲日本臺風分類中最強的「猛烈颱風」等級,可能是繼2015年後,再次於5月出現的猛烈颱風,雖然下週一(5/29)強度減弱成「非常強烈颱風」等級,恐怕還是會對衝繩地區帶來很大的影響。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啓明指出,瑪娃颱風的中心在今日18時左右已抵達關島附近,又強又厚的「眼牆」持續侵襲,從關島機場觀測已達105mph,眼牆伴隨閃電雷擊。而究竟爲何5月就出現如此強勁的颱風?其成因相當複雜,牽涉到動力、熱力等因素,無法就單一事件定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海水溫度頗高,彭啓明也不敢想像是否會如某些長期預報所言,出現「強聖嬰」的情況,直說:「很讓人憂心未來的發展,希望它不會走到這一步」。

根據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資料,聖嬰現象發生時,中太平洋及東太平洋熱帶地區的暖海溫會使得該地區降雨增加,東太平洋赤道的涌升流也會減弱,浮游生物隨之減少,改變的生態系統更造成魚類大遷徙,使讓該水域漁獲量突然減少。而在強聖嬰年的冬季會特別暖和,冬雨和隔年的春雨會帶來更多雨量,尤其夏季會特別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