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息會否引發4萬億美元全球“衝擊波”?調查:尚無需過度恐慌

財聯社3月18日訊(編輯 瀟湘)隨着日本央行有望在本週結束自2016年以來的負利率政策,一個引申而來的問題無疑是:其行動是否會引發全球範圍內一輪全新的資金動向“衝擊波”?

別忘了,目前日本投資者持有的外國證券規模高達4.43萬億美元。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裡,就一直有業內人士擔心,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可能會導致大量日本資金從全球市場流回日本國內。

不過,根據上週進行的一份最新業內調查,投資者眼下或許還無需對此過於擔心——調查顯示,由於日本央行收緊政策的步伐料將是漸進的,而海內外市場整體的利差幅度依然巨大,大量日本資金料將繼續留在海外市場。

在這份調查統計的273位受訪者中,只有約40%的受訪者表示,日本央行自2007年以來的首次加息,將促使該國投資者拋售海外資產並將收益匯回國內。他們認爲,日本央行政策利率的“有限上調”後,日本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之間仍保持較大的收益率差,尚不足以促使日本投資者採取轉變行動。

這一調查結果可能會緩解人們對日本央行歷史性政策轉變,將對全球資產價格產生深遠影響的擔憂。

這對美國股市和債市來說,顯然也將是個好消息——目前日本仍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債主”。

日本央行理事會成員將在3月19日結束的爲期兩天的會議上,討論他們是否廢除全球範圍內目前僅存的負利率政策。上週五的隔夜指數掉期交易顯示,取消負利率政策的可能性約爲67%。

Fivestar Asset Management Co.高級投資組合經理Hideo Shimomura表示,“我們看到此前大量日本散戶資金外流到外國債券和股票中,而我不認爲日本央行負利率政策的結束,會改變這一趨勢。”

過去十多年來,大量日本資金流向了美國以及以開曼羣島爲代表的避稅天堂,以尋求更高的回報。

數據顯示,即使在日本央行政策轉向的猜測不斷升溫的情況下,日本投資者在今年頭兩個月仍購買了價值3.5萬億日元的外國債券。此前,他們剛剛在2023年購買了18.9萬億日元的外國債券——爲三年來最多。

日本緊縮程度仍與全球主流雲泥之別

調查顯示,73%的受訪者預計,到今年年底,日本央行將把短期利率從目前的負0.1%提高到0.01%-0.5%之間。

不過,隔夜指數掉期顯示,即使到今年底日本央行能將政策利率提高到0.5%,其仍可能將比美國的同類利率低約400個基點,這對日元匯率來說可不算是什麼好消息。

由於日本以外的全球主要央行過去幾年積極收緊政策以抑制高通脹,日元兌美元匯率在過去一年中下跌了約10%,在業內追蹤的16種主要貨幣中跌幅最大。與此同時,日本央行官員仍在等待明確跡象表明,在工資上漲的支撐下,該國通脹率能保持在2%或以上。

在最新調查中,有69%的人認爲,到今年年底美元兌日元匯率可能落在120至140之間,這一貨幣對最新報約149。外匯策略師們預計,日元年內的反彈幅度可能將僅限於寥寥幾個百分點。

德意志銀行首席國際策略師Alan Ruskin指出,“任何帶有良性信號的緊縮消息刺激的日元漲勢,都可能會很快逆轉。”

如果日元上行空間受限,預計也將對日本股市產生積極影響。參與調查的受訪者對日本股市的看法也整體相對樂觀,其中 45%的受訪者認爲日本股市在結構上仍然便宜。

三井住友信託銀行駐東京的市場策略師Ayako Sera指出,“日股可能將有所下滑,但我認爲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將進入下跌趨勢。若美元兌日元匯率大跌至120左右,股價確實將受到影響,但這種可能性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