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麼能拿那麼多諾貝爾獎?

精彩語錄

▶▶ 每萬名勞動力擁有研發人員數量日本133人,我國38人。

▶▶ 京都大學校長一直由本校教師投票選舉產生,非教師類的普通員工也擁有投票資格

▶▶ 不必層層審批,科研經費是定額撥下來的。

專家介紹

壹讀

輕幽默,有情趣。壹讀,不僅僅是本雜誌。微信號:yiduiread。

本站教育訊 (來源:實習壹讀君|董蘇豪;壹讀微信號:yiduiread)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昨天揭曉,日本科學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日裔美籍)獲獎。至此,日本的諾獎獲得者已有22人,雄踞亞洲第一。

日本人對諾貝爾獎執念一直很深。2001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第二個“科技基本計劃”,諾貝爾獎也被納入其中。具體目標是在50年內爭取30人獲得諾獎。現在差不多1/4的時間過去了,目標的近1/3已經完成。

日本儼然已經成爲亞洲隊爭奪諾獎的唯一主力選手。爲什麼日本能拿那麼多諾貝爾獎?原因很複雜,不是一兩百句話說得清的。

不過,從一些很小的細節中,我們也許可以看出日本人在諾貝爾獎上成績還不錯的一部分原因。

鈔票上顯示的學者地位

1、日元上的頭像裡,萬元鈔票是福澤渝吉,思想家;五千元鈔票是樋口一葉,作家;千元鈔票是野口英世生物學家。還有1984版和1993版的千元鈔票,頭像是夏目漱石,作家。

1000日元的鈔票,大概能買一盒普通點心,或者一盒便當。

2、日本一直是重視教育的國家。在幕府末期,日本識字率已經達到男子45%,女子15%,跟當時的西方先進國家處於同一水平,遠超中國。

日本識字率在鴉片戰爭之前就遠超中國,這一點很多人想不到

科學技術立國 科研投入第一

3、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學技術立國”,力爭將引進技術爲主的“收割型”戰略,轉變爲充實基礎科學技術研究爲主的“播種型”戰略,到21世紀初年,日本開始高頻率地收穫諾貝爾獎。而科學界有觀點認爲,一個諾獎級成果,需要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有20年以上的充分發展。

4、每萬名勞動力擁有研發人員的數量,日本133人,我國38人。據2010年的統計,科研投入佔GDP比例國家中,日本的數據是3.4%,世界第一。

動漫激發科學幻想 頻出奇葩發明

5、有87%的日本人喜歡漫畫、84%的人擁有與漫畫人物形象相關的物品。日本ACG文化中的科學幻想因素十分發達,對提高青年人的科學興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下面這款科學風格的遊戲名作《命運石之門》。

6、日本是當代發明王國,爲了滿足好奇心帶來的偏執症,奇葩的發明層出不窮,雖然他們的本意是力求完美。比如下面這款一邊如廁還能一邊分析尿樣檢查身體的廁所。

不搞教師績效評價學術自由

7、教師績效評價機制和競爭機制在日本高校不受歡迎。1919年以來,佔了日本諾貝爾獎得主一半名額的京都大學,校長一直由本校教師投票選舉產生。非教師類的普通員工也擁有投票資格。

京都大學門口,學生不滿學校政策,要求打倒松本校長的標語

8、日本的學者和科學家申報課題是註冊制,報文部省教育部)時,只需要在申請書上寫入研究項目和內容,不必層層審批,一定份額的經費就很快撥下來。他們認爲教學科研行政人員層層審批才容易滋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腐敗。

科研上的腐敗就像怪獸,需要打到

學歷都是浮雲 但學術造假代價

9、2002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田中耕一,不是教授,甚至沒有碩士學位,也幾乎沒有發表過論文。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師。

田中耕一和夫人合影。田中獲得諾貝爾獎的專利,在供職的公司一開始只得到了11000日元的獎金

10、在近日的小保方晴子學術醜聞中,小保方晴子的導師常田聡教授停職一個月,其他學位審查委員會成員被訓戒。校長鎌田薫博士5個月的工資削減20%,研究科長3個月份的工資削減20%。

小保方晴子的學術醜聞受到舉國聲討,學術造假代價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