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豐田能否成爲“汽車界的蘋果”?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道 據日本《產經新聞》11月13日報道,更名爲“日本移動出行展”的東京車展10月27日舉辦了一場研討會,與會的豐田汽車公司社長佐藤恆治在談到下一代電動汽車時說:“就像iPhone的操作系統iOS一樣,我們希望將分散在汽車內的功能集成在一個系統上。”從中不難看出豐田致力於在電動汽車市場實現逆襲,這與蘋果製造智能手機時的做法存在共同點。

佐藤想要與iPhone的iOS操作系統類比的是豐田計劃於2026年之後推出的面向下一代電動汽車的自主研發車載操作系統——Arene。

搭載Arene的汽車會發生哪些變化?

熱衷於開車兜風的人可以跟車內搭載的人工智能(AI)對話,AI會根據駕駛者的喜好推薦目的地和路線,例如沿海的沙灘、郊外的林蔭道,隨着路況和沿途環境的變化,AI還會自動切換至駕乘體驗最適宜的模式。如果途中遇到感興趣的店鋪,AI會主動告知車內人員這裡是餐廳,同時奉上菜單並幫忙預約。

這些都是豐田在展會上通過虛擬現實設備呈現給參觀者的Arene場景下的新功能。部分技術已經開始在美國的公路、日本國內的試駕場地進行實證性試驗。

佐藤說:“每一輛獨立的汽車在聯通數據後就可以融入社會化的系統。”即便大家使用的手機型號是一樣的,但各人都有專屬的APP,通過Arene實現駕駛偏好的多樣化。

爲了推出與電動汽車連動的帶有全新附加價值服務的APP,豐田計劃對外公開研發所必需的Arene的部分信息。雖然已經與數量有限的一些夥伴公司開始了合作,但爲了讓電動汽車與社會化系統聯通,操作系統必然要向着開源的方向發展。

索尼集團與本田共同出資組建的電動汽車企業索尼本田移動公司也計劃向全球公開電動汽車軟件研發環境。未來的電動汽車市場不僅是車輛性能的競爭,也將跟電腦與智能手機一樣,以控制硬件的操作系統的性能高下、應用程序研發的開放性、良好的用戶體驗爲比拼重點。

在電動汽車行業先行一步的美國特斯拉與中國比亞迪已經開始提供通過軟件更新添加車內功能的服務,車輛配備有通過APP實現車內影音體驗的系統。

但是軟件服務從手機功能的延伸到真正拓展至改變駕乘體驗等與車輛控制直接相關的領域則是剛剛起步。

對於習慣於駕駛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的消費者來說,目前市面上的電動汽車在續航里程、充電性能等方面都不盡如人意。電動汽車無論是在硬件還是軟件層面仍處於發展階段,仍然有機會重構市場格局。

豐田正在着手提升電動汽車硬件領域的技術,包括研發“全固態電池”將現有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提高到1000公里。

另一方面,豐田已經在9月決定將負責研發Arene系統的移動技術子公司Woven by Toyota變更爲全資子公司。10月,負責軟件研發的新部門成立,豐田、Woven by Toyota和汽車零部件巨頭電裝公司將通過三方合作加快實現Arene的商用。

憑藉酷炫的外觀、直觀的觸摸屏操作,iPhone的橫空出世顛覆了人們對於終端設備的固有印象,開闢了全新的市場。

豐田同樣也致力於兼顧電動汽車硬件與軟件的進步。問題在於,在造車方面經驗豐富的豐田是否也能在軟件創新方面趕超特斯拉和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