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學堂訊/猛禽大冠鷲 超可愛鼬獾!

圖、文/胡綺萱、楊春吉榕樹學堂訊】人與自然對話,環境權才能實現;而對話的開始,就是從近處,開始生態調查及記錄,瞭解它們後,再來談周遭生態保育,或許纔是根本之道。所以,榕樹學堂以這個原則爲中心,開始了「內湖四期帶狀公園」、「汐止明峰街」、「秀峰之肺」、「內湖高工」、「三民國中」、「八里左岸」、「紅樹林捷運站紅樹林步道」、「高雄燕巢義大醫院」、「高雄燕巢兒二公園」、「建國北路榮星花園」、「寶湖樹木銀行(位於內湖四期帶狀公園前、民權東路6段210巷與206巷間)」、「湖聖公園(位於民權東路6段123巷20弄底)」、「遊美公園(位於民權東路6段210巷143弄)」、「北投公園(含附近的兒童公園新北投捷運站後方公園)」、「淡水捷運站」、「大湖公園」、「碧湖公園」、「汐止圖書館」、「大安森林公園」、「五股溼地」、「蘆堤溼地」、「關渡自行車道」、「觀山公園」、「桃園八德思源公園(含附近農田)」、「圓山公園」、「長壽公園(位於圓山大飯店後方)」、「金龍湖(汐止區)」、「臺大醉月湖」、「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臺北植物園」、「新北市政府廣場」、「228紀念公園」、「南港公園」、「高雄燕巢老家(燕巢區中民路393巷底,右轉往「芭樂仔林」方向20公尺處)」、「高雄燕巢阿公店水庫」、「奇巖公園及附近公園綠地」、「芝山公園及附近公園綠地」、「內湖國中及附近公園綠地」、「青年公園」、「823紀念公園(4號公園)」、「士林官邸公園」、「至善公園及雙溪公園」、「民享公園(位於民權西路捷運站左後方)」、「華江雁鴨公園」、「石潭公園」、「臺北市動物園(含對面河濱公園)」等地區的生態調查及記錄。102年3月10日,我們來到了「臺北市動物園(含對面的河濱公園)」;在「臺北市動物園」,我們發現了長鬃山羊欄內的「灰鶺鴒」,以及喜歡至「黑熊欄」、「水牛欄」等地方閒逛的「黃頭鷺」。至於臺灣藍鵲樹鵲、白頸翁、八哥等,也可在園區內或其上空看得到。另外,在「臺北市動物園對面的河濱公園」內及其上空,我們發現了「2只大冠鷲」在上空盤旋;夜鷺、小白鷺紅鳩、八哥等,則在「河畔」與我們相見。其中,尤以「猛禽大冠鷲」,最值得大家與它相認。現在,就讓我們先來認識「猛禽大冠鷲(動物園內及動物園外)」以及「超可愛的鼬獾(動物園內)」。一、猛禽大冠鷲影片www.youtube.com/watch

【臺北動物園對它的介紹】

http://newweb.zoo.gov.tw/Pager/Show/ZooData_Index_Show.aspx?Animal_ID=4中名: 大冠鷲英名: Crested Serpent Eagle學名︰ Spilornis cheela俗名: 蛇鷹、蛇雕館區: 臺灣動物區 分類: 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鷲鷹科

保育: 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形態: 大型猛禽,全身爲黑褐色頭頂黑色的羽冠,其上有白色的斑紋;眼部、喙的基部及腳均爲黃色;肩部及腹部有白色的斑點;尾羽爲黑褐色,中段有白色的橫紋;當大冠鷲飛行時,由地面仰望,可以看到牠的翅膀及尾部有明顯的白色條紋。分佈: 臺灣全島,北部數量較多。食性: 喜食蛇類,亦會捕食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及蜥蜴等。本園餵食生腱丁、雞胸肉、小白鼠、益肥生、維生素 E、鈣磷粉。解說: 1. 大冠鷲因頭頂後方黑白相間的長冠羽而得名。 2. 大冠鷲爲臺灣特有亞種,是相當普遍的留鳥,廣佈於中低海拔闊葉林。 3. 大冠鷲在飛行時,很少會拍動翅膀,由於體大翼寬,需仰賴熱氣流作緩慢而長時間的盤旋。喜歡鳴叫,聲音呈悠長蒼涼的『忽溜…』。 二、超可愛的鼬獾影片www.youtube.com/watch

【臺北動物園對它的介紹】

http://newweb.zoo.gov.tw/Pager/Show/ZooData_Index_Show.aspx?Animal_ID=410

中名: 鼬獾英名: Formosan Ferret-badger學名︰ 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俗名: 館區: 臺灣動物區 分類: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貂

保育: 非保育類野生動物

形態: 四肢短,腳寬大,爪長而強壯利於挖掘。尾呈叢狀,具白色長毛。臉部尖如鼠,鼻子爲粉紅色。耳圓,四肢短,爪細長而尖銳。背部色調一般爲灰棕色到棕黑色,腹部顏色較淺。頭頂經後頸至背中央有一白色縱帶條紋,額頂有黃白斑,臉頰至前頸以及腹部中央亦爲黃白色。分佈: 臺灣特有亞種。分佈於低、中海拔山區,林地與草地均可見其蹤跡。食性: 雜食性。食物包括小型脊椎動物、昆蟲、蚯蚓、果實。解說: 1. 夜行性動物;白天躲藏於自行挖掘之樹洞、土洞或巖洞內休息,黃昏或夜晚始外出覓食。 2. 頭上明顯的標識可以表達警戒的訊號,排遺呈黑色細長螺旋狀。受驚嚇或被逼迫時會由肛門腺分泌具惡臭之氣味以驅敵。 鼬獾的臉部看起來和白鼻心很像,所以常被人誤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