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髖骨骨折機率增 保骨本不能只補鈣 治療、定篩都重要

避免骨鬆的發生,平時就該做好保養,攝取足夠的鈣、維生素D搭配運動以及定期篩檢。(圖/業者提供)

寒流侵臺,每年入冬後,髖骨骨折人數就會開始增加,平均在三月達到最高峰,據統計,65歲以上的長輩三成以上都曾有跌倒經驗,加上統計數字顯示,50歲以上的民衆約有二成以上都有骨鬆的問題,一旦跌倒加上骨鬆,就會增加長期臥牀的可能,振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鍾子超表示,避免骨鬆的發生,平時就得做好保養,攝取足夠的鈣、維生素D搭配運動以及定期篩檢,纔有辦法趨吉避凶

曾有位80多歲的女性患者,擔心骨鬆上門。獲得新知後,她開始每天喝牛奶、吃鈣片,自認有「補好補滿」永遠遠離骨鬆。不料,後來因爲嚴重背痛就醫,進而發現她不但是「嚴重骨鬆」,背痛源自於脊椎壓迫性骨折且已壓到神經,後續開刀後仍須長期臥牀仰賴他人照顧。

鍾子超表示,骨鬆這個醫學名詞大家都耳熟能詳,礙於骨鬆總是無聲無息,讓民衆幾乎沒有「警覺心」,近期雖然大概知道要補足足夠的鈣質以及維生素D,不是補得太過極端,就是補不足。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9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攝取1000毫克鈣質,上限爲2500毫克;維生素D則是建議50歲以下5微克(200 IU)、51歲以上:10微克(400 IU)。

鍾子超呼籲,骨鬆是一種老化過程,維持骨骼健康必須要愈早愈好。(圖/業者提供)

鍾子超表示,很多民衆爲避免骨鬆,都只知道補充鈣質,其餘兩項作業幾乎都是零分,沒有注意到維生素D也不重視運動。他說,即使補夠了骨鬆還是可能因爲年紀增長而來襲,對於停經後婦女,或是70歲以上的男性,就算沒有症狀至少也要做一次密度檢查

鍾子超,平時也能多注意自身的狀況,莫名其妙下背痛、腰痠背痛、身高2年間變矮2公分左右,就必須要有所警覺,就醫後若被判定要治療,也不用太過擔心藥物副作用

振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鍾子超。(圖/本人提供)

目前治療的藥物分爲雙磷酸鹽類、雌激素受體調節物、單株抗體骨質合成藥物等,其中雙磷酸鹽類的骨鬆藥物,雖然會有齶骨壞死等副作用,但發生機率仍低,且也不一定是每一位患者都會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須對症下藥。

鍾子超說,骨鬆骨折所導致的長期臥牀等問題,遠高於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而骨鬆藥物的服用,可以依照骨質密度是否有延緩作一調整,也不用擔心每天都要吃藥的麻煩,目前有半年注射、一年注射的類型,建議跟醫師諮詢後再使用。

鍾子超呼籲,骨鬆是一種老化的過程,維持骨骼健康必須要「愈早愈好」千萬別以爲是退休後纔要執行,應該要從年輕時就開始,補足足夠的鈣、維生素D以及運動,才能存好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