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青年海歸的“抗疫”故事

足不出戶的這一個多月,陳汝晴要負責海內外聯絡捐贈中千頭萬緒的工作,她笑稱這是自己做“低頭族”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醫療機器人小珈”正式進入雷神山醫院後,要承擔送藥送飯等系列工作。圖爲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生楊琨(左)與護士胡慧在病房前與小珈在一起。

得知四川血庫告急的消息後,彭肖肖立刻起草獻血倡議書並帶頭獻血,得到了海歸們的積極響應。

讓彭肖肖驚喜又感動的是,自己所寫的《無償獻血倡議書》在成都一經發出,許多海歸第一時間便迅速加入到獻血隊伍中來。他們一個個擼起袖子,無償獻血。這汩汩流淌的鮮紅血液在受疫情影響血庫告急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距離成都1100多公里之外的武漢,此次“疫情大考”的主戰場,“95後”姑娘陳汝晴憋在家中1個多月沒出門。而通過手機、電腦,她像一座橋樑,聯通起了國外物資與武漢醫院。她說,這是自己做“低頭族”最有成就感的1個月。

同在武漢,武漢大學教授羅斌所在的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將機器人“小珈”送進了雷神山醫院。在那裡,小珈要送藥送飯,做醫護人員的得力助手。

彭肖肖、陳汝晴、羅斌都是海歸,而青年海歸是這次疫情防控中令人矚目的一股力量。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這3位留學回國的青年,他們在防疫戰場上,書寫了一個個動人故事

“疫情期間醫院用血告急,需要我們出一份力!”

大年初三,戰“疫”一線物資告急。彭肖肖與她的同事們再也坐不住了。當務之急是要籌集到用於一線的醫療防護物資,聯繫海外資源、向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尋求支持。

留英海歸彭肖肖目前是成都市政協僑聯界別委員、成都人才發展促進會秘書長。爲了更好地聚合海歸防疫力量,她牽頭與同是海歸的王濤、劉貝拉迅速發起成立了“成都海歸之星志願者服務團”。

一傳十、十傳百,服務團成立1天之內就有50多名青年海歸踊躍報名參與進來。大家分頭行動,發揮各自在海外的資源優勢,通過美、英、日等國的華僑華人組織聯繫防疫物資,在帶頭向四川省華僑公益基金等公益組織捐款的同時,還組建志願者服務團核心團隊,發動青年海歸捐款14餘萬元。

此時,彭肖肖得知了一條壞消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的雙重影響,四川省血庫告急。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海歸要去獻血。之前我們也組織和參與過無償獻血,大家都非常積極。疫情期間醫院用血告急,需要我們出一份力!”

彭肖肖迅速起草了一份《獻血倡議書》,組建海歸志願者獻血小組。而這振臂一呼,吸引了不少在蓉海歸參與,有效地緩解了當地血站的臨牀緊急輸血壓力

同時,在主管部門指導下,彭肖肖還發起了“蓉漂”黨員專家科技志願者服務團,對接聯繫在蓉海歸專家及各類人才1000餘人,通過科普宣傳、協助防疫、物資籌集等方式參與防疫抗疫。“在向一線醫院捐款的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社區的情況。在社區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志願者也身處高危環境,非常辛苦,我們將採買的口罩等防護用品以及30多噸的食物,都捐到了一線社區。”

隨着復工復產推進,海歸之星志願者服務團製作推出了幾十期介紹科學復工復產的視頻和宣傳手冊。與此同時,通過向成都市政府建言獻策,彭肖肖與海歸專家發揮智囊團作用,就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復工復產中的問題撰寫了相關報告。“我們已通過成都市政協將報告轉成提案,在人社局、金融局等單位都得到了良好反饋。幫助中小企業運轉起來,發揮海歸專家的能力更好助力防疫與復工復產,我們還能做更多。”彭肖肖說。

“我們這些‘小朋友’能夠挺身而出,承擔責任,爲國家出一份力,外婆很驕傲!”

出生於1995年的陳汝晴是地道的“武漢伢”,從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畢業後,她回到武漢,擔任海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的海外項目經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1個多月的時間裡,陳汝晴足不出戶,忙的就是千頭萬緒的溝通聯絡工作。

疫情爆發初期,武漢多所醫院醫療防護物資告急,陳汝晴和同事們設法與多方取得聯繫,尋找捐贈、對接物資。“需要對接醫院、海關、慈善機構等,最常見的狀態是同時回幾十個人的微信,吃飯也在發微信、上廁所也在發微信,聯繫海內外的醫療物資。”

回想起最忙的時候,她一整天都低着頭處理手機那邊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白天聯繫國內資源,到了午夜再與海外華僑華人、學生確認物資情況。最緊張的一次,一批從印度運達國內的手套、消毒液,在海關下班前5分鐘才最終完成報關手續。“這批貨物原本當天下午要運輸出關,印度海關臨時要求需要物資接收醫院的納稅識別號,我們就立刻聯繫醫院,最終順利趕在當天發出。”陳汝晴說,“我們都習慣了把電話一直拿在手裡,不管白天黑夜,就怕錯漏了重要信息。”

在聯繫的物資捐贈方中,中國留學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一批來自英國的留學生捐贈曾讓陳汝晴感動不已。

在這批中國留學生寄來的防護用品中,一個箱子裡裝了好幾個不同品牌的防護服。迷惑不解的她後來才知道,是學生們你買幾件、我買幾件,一個店一個店地跑,才湊齊了這一箱防護服。“兩三件衣服是一個牌子,再有四五件又是另一個牌子。在最終從倫敦寄往武漢的這些物資裡,有的從愛丁堡寄到倫敦、有的從布里斯托寄到倫敦,大家分頭行動,再將零散物資打包一起發過來。每個人的力氣很小,聚在一起就湊齊了這一箱一箱運到武漢的愛與支持。”陳汝晴感動地說。

“妞,越是艱難越向前。”這是外婆在微信中寫給陳汝晴的話。“妞”,是老人習慣喚她的方式。陳汝晴告訴記者,自己從小與外婆特別親,在得知自己的外孫女每天忙着支援抗擊疫情的時候,老人心中寬慰不已。“我能做這些,外婆非常開心。之前我在她眼中是孩子,如今面臨這樣的困難,我們這些‘小朋友’能夠挺身而出,承擔責任,爲國家出一份力,外婆很驕傲!”

“妞,‘只要明天還在,我就不會悲哀,冬雪終會慢慢融化,春雷定將滾滾而來。’”外婆還時常會給陳汝晴發微信鼓勁,這首汪國真的《只要明天還在》,祖孫倆都很喜歡。陳汝晴把微信截了圖,她說,等能出門的那天,她要跑去跟外婆好好講講自己這一個月的戰“疫”戰績。

“能爲抗‘疫’做出一點實實在在的貢獻,我感到欣慰。”

2月27日下午,由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多媒體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研發的首臺醫療服務機器人小珈到達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開始上崗工作。該機器人項目由遙感重點實驗室李德仁院士、張良培教授領導,主要技術負責人羅斌是一位留法教授,在法國完成碩博學業及博士後研究後,2010年回國來到武漢大學,在遙感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

來自於珞珈山,機器人因此擁有了“小珈”這個親切的名字。服務於雷神山的小珈,可以針對醫院環境實現場景建模與定位,自主規劃最優路徑前往指定位置,並結合多傳感器融合實現動態探測跟蹤。得益於外形平滑的無凹槽設計,小珈只需酒精噴灑或消毒巾擦拭便可快速完成消毒。有了小珈的幫助,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也得到了一定緩解。

羅斌告訴記者,在2月下旬得知雷神山醫院有應用醫療機器人的需求後,他與學生們感到了肩上的責任和壓力。“我們一直在家中隔離,不能直接爲抗擊疫情出力多少會覺得有點遺憾。因此能接到這個任務,能爲抗‘疫’做出一點實實在在的貢獻,我感到欣慰。”

接到任務時,羅斌的機器人團隊成員中只有博士生趙青仍在武漢,他便承擔了不少現場調試的工作,其他在外地的團隊成員迅速開始聯網調試,每天晚上通過線上會議討論方案。羅斌已畢業的碩士生陳勇也在武漢,在得知機器人要用於雷神山醫院後,他立刻提出要趕來幫忙,在儘快推進代碼調試的過程中完成了許多輔助性工作。

在團隊成員的齊心努力下,不到1周時間,機器人在雷神山醫院正式上崗。對於小珈的表現,羅斌謹慎地給出了60分。“想要更好地滿足需求,未來要做的還有很多。比如,如果要在醫療場景內大規模鋪開服務性能應用,‘病人在幾號病牀’‘所需物品到底拿了沒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繼續提高對機器人邏輯判斷的要求。”

接受記者採訪時,羅斌剛剛下課。疫情期間,他已經爲自己的研究生上了兩節網課。事先做好PPT,錄製完成講解視頻再分享到學生羣中,之後集中回答學生提問。出乎意料的是,面對網課這種形式,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提問也相當踊躍,這讓羅斌既驚喜又欣慰。面對疫情,屏幕那頭的學生身在天南海北,仍在努力學習,避免學業受到影響,這本身也算爲防疫做出了一份貢獻,而這認真的勁頭,深深鼓舞了做老師的他。

從“吸收營養”到“給予營養”(記者手記)

採訪中,“95後”海歸陳汝晴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她說,對於能在抗擊疫情中出一份力,她心中的感覺像是從“吸收營養”變爲“給予營養”。從小受“大家”與“小家”的共同滋養,纔有了今天的她,而今,她終於能反向輸出這種滋養能力,這種變化,讓陳汝晴感到幸福而滿足。

的確,雙手擁有了可以支撐別人的力量,也是人生中值得紀念的時刻之一。

在這場疫情大考中,青年海歸在許多地方勇挑大樑。在與病魔做鬥爭的醫院、在加班加點科研攻關的後方、在生產防護用品的工廠、在參與疫情防控的基層一線、在不知疲倦聯絡物資的世界各地……他們在供給營養,在用實際行動彰顯留學歸國人員的愛國心、報國志

“以前沒怎麼參與我們協會活動的海歸,這一次全都冒出來了。”彭肖肖在採訪中如是說。甚至,有的創業者受疫情影響資金鍊已不樂觀,卻仍舊自掏腰包採買了醫療防護物資運至醫院。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他們的話擲地有聲——“祖國一舉旗,我們就出發!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去哪裡。”他們是這麼說的,也的確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