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主張助課堂提質增效

切實落實“雙減”政策要以常態課堂提質增效爲突破口,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爲教學目標。基於這一理念,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濱湖鎮古村回民小學提出“三三”主張,構建起新型的高效自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有:

心中有標、目中有人、手中有術

心中有標是指心中有課標、目標、教材。心中“三有”是學校對教師的一項核心要求。課標即國家課程標準,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編寫、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根本依據,也是考試與學業評價的依據,爲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基本遵循。目標即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而制定的具體要求和標準,它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和分解。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具體,教學目標對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可以牽引指導教學過程。教材即教科書、課本,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材料與重要依據。教師必須深入地理解和挖掘整合教材內容,將其轉化爲直觀的可操作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活動轉化爲學生的知識、技能及情感態度價值觀。

目中有人是指以生爲本,以學定教,尊重差異。高效自主課堂應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自學、互學、共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校要求教師,課堂教學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不同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策略,讓不同學生都得到發展。

手中有術是指掌握方法、技術、技巧。課堂上,教師要做到評價有術、組織有效、策略得當。我們常說,多一把尺子評價學生,就多一批優秀學生,這是多元化評價的價值所在。課堂中實施多元化評價,首先要做到評價主體多元化,可開展小組互評、生生互評、自我評價、師生評價等,同時要注意評價維度多元化,評價時要堅持全面發展理念,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維度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評價技能也要做到多元化,如創新開展體態評價、語言評價、積分評價、課堂星評價、成長幣評價等。課堂上,教師要做到教學方法策略得當,充分利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

三會:

會學、會享、會用

“三會”是學校人才培養理念和目標的體現,是對學生的綜合要求。

“會學”即掌握學習方法。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積極完成相關學習任務,能清晰地展現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教師要有效引導學生掌握前置學習、小組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傾聽方法和課堂質疑、總結梳理、拓展應用等學習技能技巧,也要針對不同學科不同的知識點,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如語文的閱讀方法、識字方法、寫作方法等,數學中的計算、邏輯思維、畫圖分析等能力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會享”即善於分享、共享。學生在學習中能將自己的觀點、方法、學習過程等用語言準確規範、自信地表達出來,在知識之間、學科之間融會貫通,做到既充分展示自我又將好的方法、觀點、技巧快速地分享給同伴,以達到在課堂中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目的。

“會用”即靈活應用舉一反三。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要能靈活應用,能進行方法的遷移和創新,能深層拓展,爲深入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能應用到生活中,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會用”的第一層次是學生在學業質量監測中獲得一個客觀的監測結果,並根據結果評估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會用”的第二層次是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內化於心,能找到學科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並將其有效地整合起來。“會用”的第三層次是學以致用、學用相長,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做到知行合一、理論聯繫實際。

三自:

自由思維、自信表達、自主學習

“三自”是學校要求教師引領學生達到的一種表現樣態。

自由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不侷限於教材示例或結論,不受教師給定範圍或流程的限定,不受其他同學不同意見的影響,能進行獨立的思考並發表獨到的見解,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彰顯,讓他們體驗解決問題後的成功喜悅,進一步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自信表達。學校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競爭意識的影響下,以坦誠、直接、公開的方式,適當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需求、觀點和價值觀,形成自我主張。爲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營造輕鬆愉悅的表達氛圍;對學生進行表達時的儀表儀態訓練,包括語調和聲音大小都要訓練;要營造平等對話的氛圍,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要搭建平臺,創新開展各種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自信規範地表達,使學生從膽怯無語者變成演說能手。

自主學習。自主學習需要學生依靠自身獨立的認知系統,去探索、選擇、建構和創造,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障礙”。這是學習主體自我生成和發展知識的過程。自主學習要求教師深刻領會“教是爲了不教”的理念,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爲此,要求教師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不排斥主動合作和交流。

總之,學校提出課堂教學的“三三”主張,就是要求教師積極投入到課堂改革中,把課堂交給學生,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強化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參與式、項目式、翻轉式等學習方式,從而更好地落實國家教育方針,落實“雙減”政策,推進課堂的改革和創新,真正實現課堂的提質增效。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濱湖鎮古村回民小學)

《中國教育報》2024年05月10日第7版

作者:盧慶科 邵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