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公開5G元年發展要點,高東真:「贏家全拿」是不公平的

記者洪聖壹臺北報導

嘴巴吃着鹹酥雞、喝着珍珠奶茶,談着的是人工智慧跟 5G,這是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裁高東真一到臺灣,面對新聞媒體做的事情,他認爲 2017 年將是 5G 發展元年,而三星電子的人工智慧發展將從「語音控制」、「裝置互連」出發,並強調「贏家全拿」是不公平的,因爲賺錢很重要,一起賺錢更重要。

▲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裁高東真 2015 年 12 月上任後首次訪臺,第一個行程先喝珍奶、吃小籠包跟鹹酥雞。(圖/記者洪聖壹攝)

▲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裁高東真拿起媒體所贈送的高粱酒,向臺灣三星總經理李載燁說明韓國當地喝酒的習慣。(圖/記者洪聖壹攝)

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裁高東真表示,三星和臺灣有非常悠久的淵源關係,臺灣產業不僅橫跨三星各項事務,臺灣在提供核心元件技術產品等各方面,一直以來都是三星電子合作伙伴,至今在臺灣已經投入 42 億美元以上的資金,2016 年,臺灣三星電子是前八大對臺採購的企業,而三星也持續回饋臺灣社會,推出智慧教室等多種公益計劃,之後在 5G 方面也會與臺灣密切合作,讓消費者可以享受到無縫整合的技術,造福全球消費者,並持續贏得消費者信任

*5G 發展三大面向

很明顯的,全球發展的下一步,絕對是 5G 的建置跟整體解決方案上的創新。對此,高東真迴應,三星在 5G 領域已經非常多年了,關於 5G 我們會講三件事情,第一是基礎建設,第二是裝置,概略來說,5G 需要射頻、技術、數據機,也需要電力相關技術,這些技術發展上都會帶來一些挑戰,三星也面對這些挑戰,然而比起挑戰更重要的是:「5G 會帶來什麼好處?」

第三面向是服務。以三星的角度來看,這就好比說,因爲 5G 在延遲方面非常小,5G 應用在汽車上可以有效解決時間的延遲問題,而這個延遲問題,就牽涉到使用者安全。

高東真透露,2018 年,三星電子將在韓國平昌市舉辦的冬季奧運期間,公開展示 5G 業務,當然在臺灣,三星電子也會持續跟電信商合作,看彼此間怎麼樣合作,他個人預告,三星電子在 5G 這方面已經做足工夫,預計 2019 年在全球地區商用化

除了 5G,三星電子也看人工智慧的佈局,高東真則是強調,三星電子在 5G 跟人工智慧的佈局兩者方向可能跟其他廠商不盡相同。在人工智慧方面,三星的重點在於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像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必須要用觸控來操作、必須要找應用程式,然後打開之後下指令才能執行,但是人工智慧則是允許用戶直接用聲音來控制,好比對機器說:「幫我照相」,機器就會啓動相機來照相,相同的方式還可以把照片寄給朋友,或者是把照片加上訊息上傳到臉書等等,甚至透過人工智慧來訂餐廳、叫車,不需要自己手動操控這些 App,而這些就是目前三星對人工智慧的願景

*5G 發展元年目標:「裝置互連」

對三星來說,2017 年可以說是 5G 發展元年,5G 的時代可以從窄頻的 IoT 開始,好比說很小的裝置放在兒童寵物身上,就可以得知他們的位置、狀況,甚至跟他們溝通,接下來,三星很快就會讓所有設備都可以「連結」,這邊不只是手機,還包括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各式各樣的產品。

高東真認爲,接下來是人工智慧的時代,然而現階段,人工智慧就好像寶寶學步一樣,三星電子需要傳達有意義的創新,像是透過語音的指令,或者是整合各項技術,讓裝置互連,讓所有人更簡單、更容易使用,但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的。

展望未來 5 年的行動市場發展,高東真認爲民衆手上拿着的手機型態不會改變,不過在 5G 的發展上,他認爲應該是循序漸進的。高東真指出,2017 年,三星將開啓一個新的篇章,希望整合旗下所有服務跟技術,讓消費者可以享受到無縫整合的技術,同時也希望透過更密切的合作關係,創造更有意義的發展,造福全球用戶、建立用戶對品牌信任感

▲高東真認爲未來 5 年,民衆手上拿着的手機型態不會改變。(圖/記者洪聖壹攝)

*不喜「贏家全拿」!希望互相尊重:

在提升品牌信任度方面,高東真提到三大管理原則,首先,希望讓三星Galaxy 品牌和產品能受到消費者喜愛。第二,希望讓三星行動通信,受到合作伙伴的尊敬。

關於這點,高東真強調:「我不喜歡『贏家全拿』這個概念,這是不公平的。」

他舉 Galaxy 產品爲例,光是行動產品的軟硬體合作伙伴,包括 Amazon、Google、微軟等廠商在內就超過 400 個,如果這些廠商因爲跟三星合作,結果造成自己本身業績不好,這不是三星所樂見的,他希望三星電子能夠得到合作伙伴尊敬,同時三星電子也要尊敬這些夥伴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成爲員工信任的品牌」。高東真認爲這是三點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員工的支持、信任組織,那麼三星就沒有辦法跟合作伙伴建立關係,也沒有辦法讓品牌、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高東真說:「身爲總裁,我必須要推動營收的成長,我必須要賺錢!但是,如果我只追求金錢,我可能會失焦,我要讓產品、員工、合作伙伴、消費者都喜愛我們的品牌,最後才能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