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峸製作設計:整合設計、製作工作環節 健全幕後生態

山峸製作設計。(攝影/Terry Lin)

山峸製作設計很熱血,數小時的訪談,成員們憂慮產業結構,憂慮同業生計,言談不離「改善工作環境」、「留住產業人才」,衝勁十足。恍惚間,我想起今年4月1日,這個由袁浩程號召劇場設計系畢業的同窗顏尚亭、吳重毅共同創立的劇場空間設計、製作團隊,在官方FB發了一則貼文,宣佈成立「山峸藝術集團」。

文中敘述,山峸團隊不只要「興建排練場,80至300席小劇場的興建計劃、密室逃脫工作室、ARTBAR藝術家的酒吧、二手書店擴張、國外團體邀演、音樂祭、沉浸式演出等內容產業」,且「目前已獲得1000位數字投資意願,可望在執行的3年內打造北投藝術城鎮,並嘗試推行相關藝術貨幣。在未來你╱妳的作品,不會再被單一價格所侷限,而是能促進生活有更多樣的選擇。還請各位多照顧,還沒上車的也趕緊上車,我們一起讓藝文更好,讓臺灣的文化可以更加深根人心」。

這餅畫得很大,但這羣未滿30歲的幕後團隊寫下的夢想藍圖,不全然是愚人節的玩笑話。

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健全幕後生態

這3位1992年次上下的舞臺設計師,從北藝大畢業各分東西后,皆獨立接案維生了幾年,有感於個人力量有限,籌組了「山峸製作設計」,最初,他們跟大一屆的劇場設計系學長王政中分租一幢北投老屋,學長開二手書店,袁浩程、顏尚亭、吳重毅則從後棟車庫的小型木工廠開始,逐步建立設計、製作、執行工作流程,召集夥伴,完整了木工、繪景廠房、道具間等硬體設備,開放道具出租,搭建藝術家的酒吧ART BAR交流空間、舊峸劇場,並在2020年舉辦了首屆北投小戲節。

有別於傳統模式,山峸整合了過去設計、製作各自獨立的工作環節,目前共13位成員中,包含了設計師、製作統籌、舞臺製作、木工技師、繪景師,是臺灣少見的兼具空間設計、製作能力的新生代幕後團隊。

這3名共同創業夥伴經歷了3年的磨合後,有了清楚的分工。袁浩程讓渡了熱愛的設計工作,負責管理公司營運;顏尚亭作爲專案管理、設計師,與設計團隊密切溝通作品細節;吳重毅則管理繪景工廠,發揮其對色彩、材質細節的敏銳感知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們將過去難溝通的工廠端建立完整。」袁浩程說,在臺灣,劇場設計師若要進行製作,多半隻能商借熟識的工廠空間與設備,「我們不能一直依附大型製作廠商,這種培養關係的方式不是健康的生態,當設計師真的有了案子,會因爲人情壓力,無法跟工廠談到合理的製作價錢,這是過去臺灣業界的生態。」此外,當設計、製作處於互相「發包」的關係,設計師與技師無法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更耗費時間、金錢成本。

幾年間,山峸的作品從表演藝術出發,橫跨電影、展場佈景、演唱會、密室逃脫等相異領域,有《返校Detention實境體驗展》(2021)繪景統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電影美術道具、董陽孜《讀衣》藝術時尚跨界展(2019)佈景製作、蔡依林演唱會大型道具製作、HITCON HackDoor「駭客密室」密室逃脫空間設計、製作等。

每一回製作,山峸總是召集劇場設計系的學弟妹們一起工作,顏尚亭說:「過去都是學長姐帶我們做東西,整個劇場圈的案子都是有一搭沒一搭,我們想,若山峸能穩定地提供案子,至少大家不會轉行,纔想辦法儘量接案子,跟學弟妹合作。」

質問現實,以行動找答案

「成立山峸,我們只是想,爲何學長姐、學弟妹一畢業就轉行?爲何產業無法留下人?我們可不可以想辦法來做到這些事情?我們是否可以改變設計與製作的關係?會不會,從現在開始做,5年後,就會不一樣?」一連串對現實的質問,是這羣年輕人行動的推力。

近年來,各領域更關注劇場的「說故事」能力,體驗設計的需求深入展場、賣場,更重視空間的細節刻畫。袁浩程分析,山峸製作設計的跨領域工作是時勢所趨,其優勢更在於學院養成。劇場作爲集體創作,橫向溝通、組織能力是舞臺設計師的標配,「要搞清楚不同領域的眉角,我的方法是首次開會一定要見面聊,知己知彼,再決定溝通方式。這應該是劇場設計系讀文本的訓練。我是做過設計的人,也更容易去說服設計師,讓他們相信我的意見是有效的。」他進一步指出,「互相信任,纔有辦法做好跨域。」

有趣的是,劇場設計背景是外部溝通優勢,卻也是內部溝通的障礙。袁浩程坦承:「藝術大學就是要把每個人訓練成藝術家,獨立思考很重要,每個人的『我覺得⋯⋯』都很重要,但對經營公司來說,太多的『我覺得』就會打架,讓事務難以推進。」他苦笑,「這是爲何過去沒有劇場設計製作公司的原因,溝通很複雜,案子一多,就會想把夥伴拖去槍斃!」他聳聳肩,「我們的處理方式是大吼大罵,甩門,結束。但核心理念不變,就是把想改變的事情做好——這讓我們在爭吵後,能夠回到崗位。」

高手同隊,才能彼此刺激前進;密集的對話、溝通,是創意迸發的必要條件;發了聲,才能聽見彼此的需求。袁浩程輕鬆地爲團隊內部的溝通日常做了總結:「爭吵是必要的,這是進步的關鍵。」

打造新銳藝術家、劇場觀衆的孵化器

2020年,山峸製作設計重整了創業基地的老宅邸,在這棟位於住宅區的空間規劃出3個區塊,除了前棟的二手書店外,後棟則規劃出可容納25人的小劇場,並將曾在南村劇場演出的《藏身處》(2020)舞臺空間直接移植到劇場後方,成爲「ARTBAR藝術家的酒吧」的室內裝潢,接着,他們在年底舉辦了「北投小戲節」。袁浩程說,創造空間,聚集了人,建立連結的網絡,就能嘗試做一些事情,「這可能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希望透過藝術產生連結,但或許這是有潛力被商業化的,這個產業有能力留下更多人。」

他期待這個複合空間成爲新銳創作者的孵化器,「我們的創作能量很高,但過去只把目標放在中、大型劇院演出,小劇院不賺錢,創作者要求補助,但我們希望這裡是反向操作,爲什麼我們不能做小劇場?爲什麼不能做週一到週四的演出?爲什麼不能不拿補助創作?這裡像是try out場地,創作者預算有限,失敗,也只賠上一點錢與一段時間,但賺到了完整製作的know-how。」

袁浩程以被稱爲日本「小劇場聖地」的「本多劇場」爲例,說明空間規劃如何作爲藝術發生的必要條件。這個共設有8間劇場的集團,有僅容納50人的小空間,也有百人的中型空間,最大的則是386人的本多劇場,創作者可以從小空間逐步「晉級」到大劇場,分階段將作品打磨成熟。創辦人本多一夫除了收購下北澤與周邊區域的建物,將適合的空間改造成劇場外,也年年舉辦「下北澤演劇祭」,接班人本多慎一郎也在此開設餐館,讓演員兼職店員,創造與資深演員、導演在劇場外的交流機會,逐漸將此城區打造爲表演藝術生態街。

「本多先生說,演員很適合當服務生,他們察言觀色的能力很強。演員有戲演就去,沒戲就來打工,他希望創造出一些留住演員的機會。」袁浩程頓了頓,「這讓我很感動,也希望可以讓大家聚集在一起。這個空間是一個起點,讓不同領域的人聚集,藝術本來就是需要被碰撞、討論,放大能量。」

如今,ARTBAR的bartender也都由演員兼職,王政中觀察,酒吧區也成爲北藝大同學的聚會所,「學弟妹開始來這裡辦展覽、呈現、交流,這裡可以不只是書店,有了更多延伸想像的可能。」

開出夢想清單,召集夥伴「上車」

採訪接近尾聲,問山峸下一步想做什麼?袁浩程大氣不喘,夢想清單很長:「成立劇團。」他說,他們要往前線發展,創造內容。「把我們生活了10年,在我們都喜歡的北投成立10個類似的劇場、交流空間。」他說,他們要多點串連,打造藝術城鎮。

山峸的待辦事項是一個又一個同心圓,核心始終環繞着創業初衷:「連結夥伴,創造更完善的工作環境,留下更多人」。

「我們想做創作,想在其中活着,對臺灣文化有所貢獻。從在學校的創業開始,都是想改善生活。」袁浩程與山峸呼朋引伴上車,那是好冒險、有夢想的愚人,說着不是愚人節的空話。他們不甘於表演藝術現實生態的匱乏,以自發的行動,尋求改變的可能,「我們辦小戲節、開書店、辦劇場,這些都要持續投入成本,但我們願意,這是我們的共同目標,或許,我們做的事,能夠讓臺灣表演藝術產業慢慢進步,那是我們共同相信的價值。」

人物小檔案

Profile|

山峸製作設計,2018年正式成立,由袁浩程、顏尚亭、吳重毅等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的同班同學一起創立,目前共有13位成員,設有木工廠、繪景工廠,亦營運道具出租、二手書店、藝術家的酒吧ART BAR交流空間與舊峸劇場。山峸兼具設計與製作能力,從企劃、設計到最終制作、布展和拆臺皆是守備範圍,參與作品橫跨劇場、展場、演唱會、密室逃脫等。

本文作者:張慧慧

(本文摘自《PAR表演藝術 9月號第341期》)

《PAR表演藝術 9月號第3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