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重點打造鄉村旅遊

11月15日,在德州重點旅遊項目鄉村旅遊工作現場會議上,鄉村旅遊發展目標被明確:未來5年,全市鄉村旅遊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17年,鄉村旅遊總收入佔旅遊經濟總量比重達到25%以上。爲實現這一目標,鄉村旅遊之路該怎麼走?

規劃引導,項目帶動

發展鄉村遊,德州市條件得天獨厚。據瞭解,全市共有134個鄉鎮,3000多個村莊社區,農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近八成的旅遊資源就蘊藏在農村地區。

與此同時,大力開掘鄉村旅遊“富礦”的機會在增多:省政府近日出臺的《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今後一個時期全省要特別重視發展旅遊、文化等十大行業和領域。山東省政府決定在“一圈一帶專項切塊資金中,拿出20%用於旅遊業,德州市也將從“一圈一帶”專項切塊資金中拿出3250萬元,用於23個旅遊規劃及鄉村旅遊項目建設

爲利用好這一政策資源,規劃和項目必須兩翼並舉。目前,德州市已完成了《德州市環城市旅遊遊憩帶規劃》,《德州市中心城區旅遊發展規劃》也啓動在即;此外,各縣市區鄉村旅遊規劃也在陸續開展。這些規劃一旦全部完成,將極大整合該市鄉村旅遊資源,鄉村旅遊發展也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與此同時,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項目,正拉動擁有一定基礎的縣市區提檔升級:夏津圍繞大雲寺項目,努力打造宗教旅遊勝地,豐富森林公園遊覽內容,有效帶動吃、住、購等相關產業增收;慶雲依託海島金山寺成立了鄉村旅遊合作社,大大提升了縣域旅遊品牌形象。

實踐證明,以項目拉動鄉村旅遊發展,可以凝聚要素、增強發展後勁,促進旅遊結構的優化和產業檔次的提升。

內功,擦亮旅遊品牌

當前,該市鄉村遊亮點在逐漸凸顯。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44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8億元,其中,各類生態園、採摘園吸引了大批遊客,清明、“五一”期間,許多生態園甚至客滿爆棚

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德州市大部分鄉村旅遊景點尚處於“農家樂”、“採摘”等初級階段,經營主體實力較薄弱,缺乏上規模、上檔次、影響大的項目。

該市一家生態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剛剛過去的“十一”,他的生態園雖吸引了不少來自市區的市民,但對他來說,如果生態園不僅吸引德州市民,還能吸引濟南北京等城市的遊客,就再好不過了。

德城區南部生態區馨秋生態園,這種期待正在變爲現實。今年前三季度,馨秋生態園不但吸引了來自北京、濟南等地的遊客,甚至還吸引了不少江浙人。吸引這些遠方遊客的,是馨秋的幾款拳頭產品:馨秋德玉梨、馨秋草莓、馨秋大櫻桃、馨秋蔬菜……目前,這些產品已經直供北京、濟南等地的超市,許多市民在品嚐到鮮美果品之後,對原產地產生了濃厚興趣,許多人便專程趕了過來,體驗現場採摘、品嚐的樂趣。

以叫得響的品牌,帶動遊客光顧原產區,馨秋的做法值得借鑑。業內人士評價說,許多遊客最看重的就是能不能品嚐到當地富有特色的食品,景點可以先從提升地方特產的知名度入手。

馨秋爲讓“德玉梨”叫響全國,聘請了專業營銷團隊進行了策劃,至今令業界津津樂道:就在中秋節來臨的前幾天,策劃公司在《人民日報》連續幾天發佈了整版“德玉梨”廣告,爲增加神秘性,起初並不透露“德玉梨”的產地信息,一直等到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纔在最後一期刊登產地及銷售電話。也就在電話公佈的這一天,銷售經理就接到求購電話1000多個,僅3天,就銷售了5000箱“德玉梨”。緊接着,來自全國的遊客,慕名來到馨秋生態園採摘。

深度遊,賦予鄉村遊文化味兒

在全市重點旅遊項目暨鄉村旅遊工作現場會上,德州市副市長楊玖慶指出,策劃旅遊項目要緊緊圍繞六要素,能讓遊客“吃得香、留得住、行得暢、遊得歡、購得多、娛得樂”。

對於“吃得香”,該市鄉村遊景點具有不少優勢,德州扒雞、慶雲鼎力系列產品、德州西瓜、德玉梨等等名優特產已經馳名大江南北

但是如何讓遊客 “留得住、行得暢、遊得歡、購得多、娛得樂”還有許多文章可做。有業內人士認爲,實現這5個要素,豐富的旅遊項目、完善的基礎設施等硬實力必不可少,而更重要的是,應多在軟實力上下功夫

各鄉村遊景點應致力於提煉地方旅遊的特色,特色不是“土”,而是結合當地民俗文化,賦予其文化內涵,既需要通過“復活”當地的歷史人文資源,讓遊客體驗別具風情的景點;又需要與時俱進,提升更具現實意義的文化內涵。

業內人士建議,在“吃”方面,應注重鄉土特色飲食文化挖掘,尤其要蒐集飲食文化資源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民間傳說等,讓遊客邊聽故事、邊觀賞烹飪工藝、邊品嚐美味佳餚;在“住”方面,既要體現鄉間氣息,又要讓遊客享受到星級服務;在“行”方面,加大投入,加強鄉村景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在“遊”方面,做到遊有特色、遊有保障、遊有品位;在“購”方面,製作帶有當地文化的小紀念品供選擇;在“樂”方面,開闢綜合型農業觀光園或農業博物館,讓遊客親身體驗德州的農耕生活,感受質樸原生態的農耕文明,豐富遊客的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