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各地集中排查整治火災隱患 共同築牢安全防線

央廣網濟南5月21日消息(記者李舜)“焊接屬於動火作業,場所營業時動火作業、無動火手續作業、無證操作、操作過程中接觸易燃易爆物品、不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等行爲,都屬於違規作業,極易引發火災或爆炸。”山東省威海市臨港經濟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蔡龍飛說。日前,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組織所轄各隊站加大監督力度,集中力量開展“拆牌、破網、清通道”行動,對動火作業進行專項檢查,持續推動多項舉措落地生根,共同築牢安全防線。

連日來,威海市臨港經濟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組成6支檢查小組、3個宣傳指導小組,對55家勞動密集型企業、46家人員密集場所、19家多業態混合經營性場所、8家廠中廠等重點場所開展“拉網式”排查和安全動火宣傳,發現並督促整改隱患306處,建立涵蓋事前、事中、事後的電氣焊作業全鏈條安全綜合監管機制,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針對電動自行車火災隱患,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開展集中整治,嚴厲打擊各類涉及電動自行車的非法違法行爲,切實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有效防範電動自行車安全事故,堅決遏制火災事故。

“之前,我們小區總有人把電動自行車推上樓充電,勸告不聽,現在有了這個設置,既安全又有保障。”德州市德城區華戎銀泰小區一居民說。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行動以來,該區積極鼓勵安裝電梯的住宅小區加裝電梯梯控,通過語音勸導、警報提醒、暫停電梯運行等方式杜絕電動車違規上樓。目前,全區35個高層住宅小區均已安裝電梯梯控,其他小區安裝工作正有序推進。爲及時發現和制止電動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行爲,該區認真貫徹落實全省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部署要求,按照“疏堵結合、建管共治、宣教並行”原則,全面查擺隱患,全力推進整改,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期間,該區實行“部門包聯街道”幫包制度,消防救援、應急管理、城建、城管、市場監管5個部門分別督導幫扶5個城區街道,開展爲期2個月的攻堅行動,對住宅小區進行起底式、全覆蓋排查檢查,發現問題、建立臺賬、現場交辦,清理“違停違充”電動自行車4200餘輛,清除飛線充電350餘處,曝光隱患單位、小區20家,整改佔用、堵塞消防車通道等隱患60餘處,行政處罰6起,着力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據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副處長周聰介紹,爲了有效消除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省安委會、消安委聯合部署開展住宅小區等重點場所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專項檢查,推動全省152支“四進”服務隊,近萬餘名“四進”工作隊員,深入社會單位、村(居),排查督改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等隱患問題3.9萬餘處;發動鄉鎮街道、消防工作站、綜合執法隊伍,公安派出所等基層力量,排查居民住宅樓18.3萬餘棟次、寫字樓1640餘棟次、辦公樓5563棟次,大型商業設施1476處,累計發現和整改隱患12.9萬餘處。

此外,針對“生命通道”堵塞、被佔用情況,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各地消防機構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同時推動公安、住建、城管等負有監管責任的部門和鄉鎮(街道)基層消防力量,對整改完畢的單位場所開展“回頭看”,納入日常安全檢查重要內容,嚴防問題隱患反彈。各級消防部門還集中清理“生命通道”上的堵點,依法排查拆除違規設置的鐵柵欄、防盜網、廣告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