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耕365/「風箏少年」不管發生什麼事 都不會把你們丟掉

圖、文/善耕365

(資料、照片提供: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

一個從一出生之後就被棄養,從小在安置機構長大孩子內心有一個最深層的悲傷和遺憾,就是渴望能有一個家;每當機構有放假的時間,讓孩子們可以外出回家的時候,無家可歸的他只能到附近的教會待着,而機構裡固定的親子聯絡時間,他只好打電話回去以前機構找老師聊天,過年團圓的日子,則必須在機構裡吃年夜飯;這樣一位愛哈啦、說垃圾話、自尊心強,但抗壓性低的15歲小屁孩,每天都會和32歲的「浩瑋」,脣槍舌戰1個小時,有一天竟然自動跑來問他:「以後我可不可以叫你爸爸?」

最初「風箏計劃」的少年

餘浩瑋」是青藝盟的創辦人國中時就是大人口中的「問題學生」,高中退學中輟後,變成一個在外流浪的「七逃囝仔」,因爲接觸表演藝術之後,重新找到了自已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而風箏少年的計劃一開始,就從他和「陳綢少年家園」的4位少年,一段爲期3個月的環島巡演說起。

2014年的8月,4個來自全臺不同地區的安置少年,當時最大的17歲、最小的只有14歲,分別帶着各自的家庭缺憾和問題,進行一場實驗性生命探索環島之旅,將在全臺各地的安置機構和高關懷班巡演,其中還有一些公開分享會,以及參加音樂祭的演出。而「傑董」是這4位少年中,身世較爲特別的孩子,出生三天就被送到了育幼院,這輩子只見過媽媽一次面,但在那次的見面後,媽媽就要他自己過生活,從此就失去了去體會家的感覺和機會

帶着4位少年環島的這段故事,並不是像想像中的順利,也沒有電影情節中的「Happy End」,過程中經歷了爭吵和失敗,與安置機構磨合、溝通和抗爭旅途中也面臨少年們的犯錯和逃跑,甚至中斷演出,把少年們送回家園2個星期,進行自我調整,而當再重啓行程時,只剩下3位團員的狀況;雖然最後回到家園後,順利完成了風箏少年的結業式,爲整個活動畫下句點,但是卻在計劃旅程結束後,一個月內還是有2位少年,選擇逃離安置家園;雖然他們的行爲,讓人覺得好像沒有任何的改變,但是當實際和他們碰面後,卻發現他們只是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工作賺錢照顧自己,已經不會和過去一樣,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因爲和他們一起體會過失望、憤怒和悲傷,所以選擇相信、包容和承擔彼此,風依舊會繼續吹,風箏也會持續的飛,每個人本來就有不同的想法和觀念,用真實的體驗,去影響生命的旅程,創造出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

青藝盟劇團的理念

臺灣唯一透過戲劇教育陪伴青少年成長,長達18年的體制外創新藝術教育組織;青藝盟透過表演藝術以及劇場創作演出,邀請許多藝文界、跨領域的大師與傑出工作者,直接與年輕人一起工作,在陪伴青少年的過程裡,揉合連結社會脈動的公共議題,引導年輕人接觸多元生命風景,引導國內青少年探索興趣,以及自我的天賦與價值;青藝盟就像臺灣藝文種子啓蒙的孕育農場培育出許多新世代藝文人才,透過長時間的陪伴,以及提供專業資源,「用戲劇爲青少年種下第一顆藝文種子,用藝術爲青春開闢第二條路」。

用表演藝術,解決青少年問題

青藝盟所服務的青少年,主要分成2類:1、一般青少年,透過藝術教育(花樣戲劇節),引領青少年接觸多元生命風景、探索興趣,以及自我的天賦與價值,找到未來方向;透過戲劇學習表達、思考、創造,以及一輩子受用解決問題的能力。2、高關懷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透過藝術陪伴,用風箏計劃,以戲劇爲媒介,深入青少年心靈角落;讓他們能用新的角度,看待自我生命價值。(非行青少年是指,12歲以上未滿18歲觸犯刑罰法律,或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虞的少年。)

而「風箏少年」劇場培力演出計劃,是啓發高關懷青少年的興趣,進而透過藝術培力,使劇場成爲新謀生管道,找到重回社會的新模式;「風箏少年」是臺灣第一部描述社會邊緣青少年處境的創作演出,來自雙北15~24歲的高關懷少年們,共同創作一出120分鐘的舞臺劇,由他們在售票演出中擔任演員及執行劇場工作,所有票券收入將成爲他們的工作費用,希望讓他們經過此計劃後能將興趣結合謀生管道,擁有穩定收入的機會,是他們脫離高危險工作場域最大的助力

青藝盟官網:

善耕雲端公益,服務學習真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