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聚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着力構建文化遺產保護廊道和文化旅遊帶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既是國家文化戰略,也是以文旅、農旅融合爲導向的區域發展新戰略。在此背景下,長城資源大省山西,依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保護規劃》,欲實現構建文化遺產保護廊道和文化旅遊帶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總目標。

爲進一步挖掘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助力山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5月8日至5月13日,由山西省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以“這就是長城力量”爲主題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融媒體宣傳採風活動開展。

採風團先後前往“萬里長城第九關”娘子關、“小八達嶺”固關長城、殺虎口、雁門關右衛長城等地實地探訪並推廣,以期發掘好、利用好山西豐富的長城文化資源。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資源”

長城是民族精神的根脈,閃耀着深厚的文化魅力。山西作爲長城資源大省,主要體現在資源規模大、地域分佈廣、時間跨度長、景觀品質高等幾個方面

歷朝歷代在山西修建了超過7000裡的長城,長城資源位居全國第三。同時,山西現存與長城防禦體系相關的城堡關口超過了500座。

爲了保護長城,山西有這樣一羣既平凡又可貴的人,他們或生長在長城下,或工作在長城邊,他們視長城爲生命,視長城爲知己,視長城爲事業,數十年如一日,清苦堅強的守護,執着癡情的跋涉,雖滄桑了面孔,卻壯美了長城,他們就是——長城守護人

在探訪長城資源的路上,採風團跟隨數位山西“長城守護人”的腳步,聽他們講長城故事,感受他們對長城的熱愛,領悟他們內心美麗的“長城結”,更知悉了他們爲保護長城的付出以及價值所在。

爲了更好地保護長城,山西將持續壯大長城保護隊伍,已先後將921餘名長城保護員納入省財政保障體系。

其實,在長城資源保護修繕方面,山西於2022年共爭取中央和省級文物保護專項經費1599.6萬元,實施16個保護修繕或展示利用項目,目前已有長城天鎮縣李二口段展示步道建設、寧魯堡—八臺子段一期搶險加固等4個項目完工。同時,山西印發了《山西省 長城重要點段保護方案》,修改完善《中國長城保護規劃·山西省 長城保護規劃》,推進山西全省文物安全數字化監管平臺建設。

今年,山西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做什麼?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工程,目前,山西正在紮實推進。

2023年,山西省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從推動規劃落地落實、做好長城本體保護修繕、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提升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文旅產品打造、挖掘長城文化內涵、加強宣傳展示等幾方面持續發力

據瞭解,山西將實施《山西省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雁門關—廣武城核心展示園建設一體化推進方案》,逐步推進雁門關—廣武城、平型關等跨區域核心展示園一體化建設工作,實現資源有效整合,提升區域競爭力和影響力。

在公佈實施最新修改完善的《中國長城保護規劃·山西省 長城保護規劃》的同時,山西將重點開展山陰新廣武1段、代縣白草口1段長城6號敵臺、偏關縣草垛山1號烽火臺等長城重要節點的保護修繕項目。

山西將推進雁門關—廣武城、得勝堡羣—大同鎮城老牛灣—丫角山、娘子關—固關、平型關、殺虎口—右衛古城核心展示園的建設,並以核心展示園爲龍頭,帶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13條集中展示帶、20個特色展示點、20個文旅融合區和95個傳統利用區的建設,實現構建文化遺產保護廊道和文化旅遊帶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總目標。

在實施重點項目建設方面,山西精準謀劃132個項目,納入省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庫管理。其中,9個項目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6個項目獲國家發改委立項(2個重點項目、4個一般項目),爭取到2.4億元專項資金落地我省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申請資金額居全國第一。

依託“生態長城”打造鄉村旅遊產業

山西境內長城遺址作爲中國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長城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因此,長城旅遊發展,對於傳承好長城文化,促進山西文旅產業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山西將依託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揮長城一號旅遊公路、“長城人家”民宿作用,有力推動長城沿線整體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全方位發展。

截至2022年11月底,山西長城一號旅遊公路完成投資136.2億元,建成2223公里(主線1168公里、支線831公里、連接線224公里),年內如期實現主線基本貫通。2023年,山西省在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主線貫通的基礎上,將重點推進支線、連接線建設,計劃投資18.2億元,再建650公里,並完善旅遊公路配套服務設施,同步建設慢行道50公里、驛站4個、房車營地6個、觀景臺10個,逐步形成“結構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特色突出、服務優良”的“城景通、景景通、城鄉通”全域旅遊一張網格局。

據瞭解,大同市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串聯6個A級景區和2個旅遊度假區,帶動沿線4縣區14.9萬人口增收,吸引社會資本2億元,建設運營20餘家長城精品民宿,謀劃推動長城文化旅遊複合廊道建設;偏關縣境內“長城一號”旅遊公路已全線貫通,沿線建設35處停車區、觀景臺、驛站,新建乾坤灣民宿村、關河口驛站,設置322間高標準客房,水泉紅門口地下長城、繁峙縣平型關和韓莊長城積極創建高等級旅遊景區;娘子關鄉村旅遊連片開發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378萬元,娘子關村精品民宿項目年底完成主體工程,2023年將投入運營。

與此同時,山西依託長城沿線傳統村落及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長城生態民俗旅遊、長城特色民宿、長城節慶賽事、寫生攝影基地等特色品牌;以內長城、外長城、長城抗戰、長城關隘等爲主題,打造長城精品旅遊線路和產品。努力創建一批國家和省級美麗休閒鄉村,打造一批以鄉村旅遊爲主導產業的鄉村振興示範村

山西將培育長城景觀農業,種植油菜花、高粱、向日葵等觀賞作物,帶動農民增收,靚化長城景色;持續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工程;打造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代縣歷史文化名城、渾源歷史文化名城、朔州老城鳳凰古城、忻州老城、偏關古城、寧化古城、岢嵐古城等一批長城+歷史文化文旅融合區。打造大同長城文化生態旅遊融合區(帶)、右玉長城文化生態旅遊融合區、偏關老牛灣長城黃河文化生態旅遊融合區、蘆芽山長城文化生態旅遊融合區等一批長城+生態文旅融合區;打造平型關紅色軍事博覽區、雁門關紅色歷史記憶區、五臺山抗戰遺址展示區、百團大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平定縣七亙大捷紅色教育基地等長城+紅色文化文旅融合區;緊扣長城主題,培育文化演藝、會展、房車、溫泉、滑雪、低空飛行、康養體育、研學旅遊等一批新業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