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劇院創排扶貧題材大戲《山海情深》深深有情

3月19日晚,國家大劇院舞臺上,一邊是一座三角鋼琴,一位少年鋼琴家在陶醉地演奏;另一邊放着一把竹椅,一位穿着名族特色服裝藝術家吹奏着民族樂器——蘆笙。舞臺中間,一個一道道竹編式的線條勾勒出一條條綿延大道,連接兩邊。臺中間,時裝設計蔣蔚通過投影正在激動地欣賞來自貴州的竹編產品。一段歡鬧的苗族慶典音樂響起,正式開啓了越劇《山海情深》序幕。

作品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委約劇目上海市“建黨百年”“全面小康”主題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入選劇目。今天首次與北京的觀衆見面。編劇李莉介紹,《山海情深》講述的是上海與貴州之間的扶貧故事。上海服裝設計師、志願者蔣蔚希望重建苗寨竹編合作社,她與竹編社社長應花共商振興竹編髮展規劃,經歷了與主管產業的副縣長、蔣蔚的父親蔣大海,竹編高手、應花的婆婆龍阿婆的種種誤會,最後冰釋前嫌。上海國際藝術節上,苗女們穿着蔣薇設計、自己編制的竹編服裝款款而來。

鋼琴和蘆笙的組合是導演楊小青特意打造的一個另類的維度空間。一個是鋼琴的演奏一開始就是摩登澎湃的上海都市;一個是蘆笙的聲音,悠揚來自苗寨。這兩個空間的互動、對話、交流融合就是山海情深,就是上海的扶貧工作。“自2013年上海對口幫扶遵義以來,一批又一批、一棒又一棒來自黃浦江畔幹部告別家人,打起揹包,投身到黔北茫茫大山,爲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帶來了上海的溫暖和力量。越劇《山海情深》講述的就是我們的故事。……‘蔣大海’就是無數上海扶貧幹部的集體畫像。”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上海市東西部扶貧協作選派幹部,掛職任遵義地區唯一的深度貧困縣正安縣常委、副縣長李國文,在看完越劇《山海情深》動情地說到。蔣大海的扮演者許傑對此也頗有感觸,他很榮幸自己能飾演這個人物,“我原來對扶貧幹部的瞭解很少,他們工作在遠離上海的偏遠地區,現在我感覺他們確實蠻偉大的,而且是那種很樸實的偉大。劇中的蔣大海每天要走三萬步,我想想我每天健步走一萬步也很累了,他還是在山區,確實不容易。”許傑希望自己收着演,讓自己的感情表達更加內斂。他很感觸,編劇李莉在二度修改中給他加了一段新詞,讓他對扶貧事業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政績不是口號,不是表彰,更不是履歷表上的升遷籌碼。它是村村寨寨門前的那條路、那座橋、那家醫院、那所學校,是家家富足豐滿的口袋,是戶戶團聚幸福的笑臉,是男女老少安定美好的生活。”觀衆席上,不少觀衆爲這段唸白溼潤了眼眶,默默拭淚。

一位跟隨上越一路看戲的老戲迷說“我很少有看戲哭過的,沒想到這樣一部現代戲確實把我看哭了。我覺得一是我們大家都在這個過程中有投入,因爲都會有折射,因爲跟你的生活近;第二確實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它把很多東西濃縮在一個很小的時間段裡面,很小的片段裡面,然後通過表演把它極致化的展現的時候,你可能會繃不住,很多人都會繃不住,尤其是想到我也是個父親,我也是個丈夫,確實蔣大海這個人物讓人感動。我覺得這部戲把我重新喚醒到可以從一個很個體的角度去看故事,去享受故事。我覺得一個好的作品往往都會感染人。”

一次最高規格的集結

《山海情深》第一次實現了上海越劇院全院三個團一起演繹,臺上演員舞美和樂隊,就近160人。這是近二十年來上越出動的最大規模的隊伍,上一次還是要追溯到上海大劇院版剛剛建院時候的大劇院版《紅樓夢》。樑弘鈞非常感恩地說:“我們這次創作,得到了很多兄弟院團的支持。我們這次很多主創都和其他院團已經簽訂了檔期,但是通過溝通,兄弟院團們都把主創的檔期都讓出來。” 編劇李莉、章楚吟,導演楊小青,作曲劉建寬,副導演蔣新光,唱腔設計陳鈞等,可以說是跨了長三角地區,描寫的是上海扶貧幹部到苗族地區發生的故事。再往大里說,這次創作跨了多種藝術界別。在搭建主創團隊的過程中,楊小青既是資深的戲曲導演,但同時她也是非常具有新觀念新想法的。胡佐蕭麗河王秋平都是跨界主創,都曾多次與知名影視劇導演,大型國際化秀場等合作,讓更多的現代元素,前沿舞臺美學技術都植入到這次創作中去。

一次最具挑戰嘗試

對於越劇這個傳統戲曲藝術來說,《山海情深》是一次最具有挑戰性的嘗試,樑弘鈞說。這種挑戰不僅在於這個題材不是人們認知裡,越劇擅長表達那種,更多是讓新的觀衆通過這麼一個和現實生活有關聯的故事,讓他們接受越劇,愛上越劇。導演楊小青坦言,自己這些年一直在走一條越劇詩化的道路,今天的戲曲舞臺已經可以做到不同於人們想象當中固有的、單一的模式。需要從形體感、樣式感到舞臺表達的節奏等等方面都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覺,聽覺,全視相的改變。符合現代審美需求。追溯越劇發展的一百年來,它始終是和時代緊貼在一起的,越劇在在最輝煌的時候,就是因爲它不斷地在翻新,不斷地在變化,吸引住了當時一批又一批追逐者。比如說越劇最早使用鋼琴伴奏,最早與電影結合。而2020年的越劇《山海情深》也保留了越劇創新的基因,除了傳統的戲曲導演、越劇唱腔之外,加入了管絃樂編曲音樂劇編舞、實景燈光秀、影視服化主創人員,使整個舞臺呈現上都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在這部劇中的舞蹈和傳統戲曲裡面很不一樣的。這次《山海情深》本身苗族和上海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風情,一方面帶有少數名族的異域風情,非常適合羣體性場面,和越劇一貫擅長體現的女性的柔美;另一方面,上海這種城市的現代質感,那種摩登和朝氣,所以從編舞、到舞美、到燈光,再加上音樂和唱腔,都和原有演越劇古裝戲、傳統戲形成一個鮮明的反差。

整劇的結尾是大團圓結局,苗族姑娘們穿着自己研製的竹編工藝服裝亮相在舞臺上。用編劇李莉的話說,我們這個戲是對未來的一個祝願,是個未來式。所以服裝的造型也大膽、時尚。服裝設計師王秋平她對這套衣服的設計想法是首先這是上海的眼光,帶領苗女竹編工藝走向世界,所以一定是時尚的,另一方面,還要結合苗族元素,有苗銀,有百褶裙元素等等,所以這是時裝和苗族服飾的融合,再結合竹編元素的創作。造型是好看,但是穿脫起來就不那麼便利了,而前一場戲也是很複雜的苗族服裝在身上,姑娘們搶裝的時間只有五、六分鐘,走秀服裝數目又多,只見後臺,忙而有序,一個個訓練有素。演員們前一場戲演完,下場邊走邊脫,一邊還要一手接過竹編頭飾戴上。除了服化老師,其他沒有戲份羣演也會一起幫忙穿戴。五分鐘內迅速端起架勢走上T臺展示,儼然一副真正國際走秀模特的樣子。

3月19、20日,北京站演出結束後,上海越劇院《山海情深》劇組100多人還將浩浩蕩蕩奔赴雲南、貴州、重慶等上海援建對口地區演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