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共軍啓動防空防禦系統 逾百架次共機掩至臺海(陸文浩)

共軍啓動防空防禦系統,逾百架次共機掩至臺海(圖/作者陸文浩繪製)

我國防部於9月17日1010時表示,上午陸續發現共軍殲-10、殲-16、轟六、空警-500、運-9、運油-20及彩虹4無人機等各型機計28架次出海活動,其中20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西南及東南空域,執行遠海長航等演訓任務。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嚴密掌握,並同步監控共軍「防空」、「遠火」等部隊動態。

9月18日0910時再次公佈17日(星期日)6時至18日6時止,發現共機103架次、共艦9艘次;其中蘇愷-30戰機10架、殲-10戰機12架、殲-11戰機4架、殲-16戰機10架、運油-20機2架、空警-500機2架等共計40架次。前述,原本在臺灣周邊空域活動,從20架次增至103架次,引發臺灣高度關注。

首先,從我國防部於9月18日早上公佈圖、文資料觀察。上述蘇愷-30戰機部分兵力,在浙江與福建交界處之臺灣海峽北段越線由北往南。殲-10戰機部分兵力,由福建福州越線臺灣海峽中線中段入興化灣內陸。殲-11戰機4架,由福建莆田越線臺灣海峽中段往南往廈門進入。殲-10戰機部分兵力與殲-16戰機部分兵力,在福建漳浦之臺灣海峽南段越線折返。蘇愷-30戰機部分兵力、殲-10戰機部分兵力戒護運油-20機2架由臺灣西南至巴士海峽,演練對殲擊戰機空中加油。空警-500機1架,擔任前述戰機與運油機空中指揮與管制;殲-16戰機部分兵力與空警-500機1架由臺灣西南經防空識別區南南西邊緣離開轉向東北,續由巴士海峽至臺灣東南防空識別區邊緣出管後折返;指向性菲律賓海。

回顧,我國防部於6月24日就曾對共軍在當面臺灣海峽空域共機襲擾與越線等情況,召開記者會稱「中共執行聯合戰備警巡」。

隨後,筆者曾多次(6/27、7/6、7/12、9/11等)投書示警,從共機飛行路徑、在臺灣海峽中線分爲四段(北段,接近我馬祖以東、其次中上段,接近福州市外海、中下段,第三接近泉州的外海、南段,我金門以南等)跨越海峽中線。此舉顯示共軍蘇愷-30、殲-16與殲-10、殲-11戰機等主力戰機,已經熟悉使用福建一線軍用機場,寧德水門機場、福清龍田機場(惠安東北方)、泉州(晉江)機場(泉州西北方)、漳州龍溪機場(位於廈門西方),平戰結合,進行對我空中突擊、聯合空中火力與對海打擊,壓縮我臺灣西部防空預警時間,以及模擬對巴士海峽往來之外軍進行反制。

其次,我國防部罕見在17日早上記者會稱將監控共軍「防空」、「遠火」等部隊動態一語,突然引發媒體譁然。

從近期共軍空中戰鬥兵力在臺灣海峽中線四段空域越線,進行空中突襲演練與火力打擊中,共軍防空兵部隊可能就在沿岸上述四段空域、附近機場早已部署遠、中程防空導彈,以爲因應與追瞄我空軍戰機抵近。對此,我空軍戰管及雷達等支援與相關單位,需要嚴密配合,提供我臨空飛行員即時訊息以爲因應。

另外「遠火」此名詞,經查於去年8月初裴洛西訪臺後,共軍進行圍臺軍演。第一階段共軍則在臺灣海峽以西之禁航區一,展示其陸軍遠程火箭炮旅打擊能力。當時共軍國防大學教授、解放軍少將孟祥青表示「遠火系統已可覆蓋臺灣全島」、「在解放軍的眼裡,沒有這樣一個海峽中線,這次(指當時)的演習區域很多都是突破海峽中線。」本來,一向不爲人知,共軍「防空」、「遠火」等部隊動態管道,則被這位不具名官員(應該層級不小)透露出「友盟情報合作管道」、亦或「美方提供衛星即時偵照情資」。

再者,從「遠火」一詞出現、去年8月共軍圍臺軍演「禁航區一」、賴副總統今年8月18日自巴拉圭訪問返臺後,共軍次日宣佈一個沒有演習起訖時間、與演習範圍的「臺島周邊組織海空聯合戰備警巡」,舉行海空等兵力聯合演訓、8月24至25日在興化灣海域開展實彈射擊訓練、無人機與有人機先前曾進出興化灣附近空域等,推斷共軍針對性「聯合戰備警巡」之各軍兵種聯合演訓仍持續進行。後續,是否有擴展在福建沿海大量部署地面防空、遠程火箭炮,甚至常規導彈等,仍有待觀察。

最後,觀察共軍近三個月,其海空軍兵力活動仍以「鬥而不破」我鄰接區24海里,大批空中兵力從轟6機羣出巴士海峽後,已經隨着運油20機的量產、提升頻密以戰鬥機羣進出西太平洋,展現中國空軍在第一島鏈南端之巴士海峽「攻防兼備」戰略嚇阻,也對近期美菲日澳加等軍事同盟國家宣示「近海防禦」決心。

再者,隨着山東號航母編隊6艘等9月13至14日由菲律賓北部東北方海域經巴士海峽往南海;另東部戰區海軍遠海編隊8艘中的5艘兵力,日方稱14日由西太平洋經宮古海峽進入東海,以及駐福建廈門第16護衛艦支隊所屬056A型護衛艦宣城號/645,17日由我恆春附近海域遭我海軍阻攔等情況,零星的共軍海上兵力持續在臺灣周邊部署,另外有關共軍火箭軍常導火力單元等,我方必須嚴密監控與掌握「聯合戰備警巡」演訓任務發展。

(作者爲中華經略國防協會研究員、中華戰略學會副研究員、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文化國發所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