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大咖臺商轉攻新「世界工廠」 每月獵才2千人

▲旭榮黃莊芳容(左起)、新纖吳東昇聚陽周理平遠東徐旭東等紡 織巨頭平日低調,卻爲找尋南向新血,44年來破天荒聯合徵才。(圖/商業週刊/攝影駱裕隆)

文/馬自明「新穎廠區環境與提供宿舍」、「有眷福利」、「福利比照臺灣」,臺北世貿展覽館,71家紡織廠商攤位,各自拿着傳單,拉着上萬名來此的年輕人,填履歷送小禮物,喊出「擁有國際經驗,到海外開拓市場」口號,搶着吸引這羣30歲左右的7、8年級生目光。

這是44年來,紡織廠破天荒首次聯合徵才。你想得到的紡織界大老,包括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新纖董事長吳東昇、旭榮集團總經理黃莊芳容及南六董事長黃清山等,有的平常低調、難得一見,竟然一字排開,站在同一張講臺上,唯一的共同目標:爲海外市場,找尋新臺幹。

老臺幹退休潮鎖定7、8年級生培養接班人

30年前,臺商拎着一卡皮箱,率先搶灘東南亞;20年前,他們再帶着一批臺灣幹部,西進中國;現在,他們鎖定臺灣的年輕人,打造一批「新臺幹」大軍,重回東南亞!

爲什麼是現在?因爲這羣老臺商、老臺幹是戰後嬰兒潮世代,都已5、60歲,培養新臺幹,爲的是10年後,當他們退休,年輕人能夠接班。

爲什麼在東南亞?因爲這裡正逐漸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加上內需市場興起,要打天下,需要年輕生力軍。

爲什麼找臺灣人?因爲中國「紅色供應鏈」隨美中貿易戰出走,在海外臺廠旁,跟着蓋起新廠,並高薪挖角臺商裡的陸籍幹部,臺商改用臺幹,較爲放心。

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東南亞管理工作職缺5年來增加87%,但中國反而下降9%;東南亞今年前4月平均每月管理職缺數,也從僅有中國的2成多,幾乎達到中國的一半,達2300多人。

同時,該調查也顯示,企業找的「新臺幹」越來越年輕,從5年前的35歲,到去年提出的人才需求年齡,已經低於30歲,扶植7、8年級生接班的態勢明顯。

臺商二代組團「再創業」Line、微信熱訊聊:哪裡有投資機會

臺商告訴我們,到東南亞工作的年輕人,有3種面貌:二代、創業家,和打工仔

「臺商一代和二代一定會有代溝,老一輩跟我們想得不一樣,」43歲的林忠平,是新樹金屬的二代,他84歲的父親林泰良,以鐵鋁罐在中國打下一片天,但他到越南後,不想再做「敲敲打打」的生意。

「(越南)土地這麼夯,工業地也在漲,這麼多外資涌進來,廠房租賃市場這麼好,爲什麼不做?」林忠平和他父親爭論,要把部分廠房土地,轉租出去,改做不動產開發,連他自己,都已在越南買了3套房

他指出,到東南亞做製造業,一樣得面臨陸廠,甚至本地廠競爭,又陷入價格戰,「一代會覺得,我給你工廠,你穩穩做;但我會覺得,照這方法下去,3、5年就會被淘汰掉了,又要搬家了。」

臺商一代到海外做外銷工廠,臺商二代卻想「再創業」,改做內需。林忠平坦言,外銷用便宜的勞力加工,再賣到國外,生意模式反而簡單;但內需得與地頭蛇過招,他們語言不通,除善用當地人才外,還須找信得過的臺灣年輕人才。

林忠平不是唯一這樣想的二代。在東南亞各地,臺商組織已經分流:一邊是由5、60歲老臺商組成的「臺商協會」,另一邊是由3、40歲組成的「二代會」或「青創會」。

臺商協會平常聯絡,用的是電子郵件、傳真機,聚會是喝茶吃飯,聊的是工廠、勞力;但二代會或青創會用Line或微信拉羣,聚在一起是開座談會,最常問的問題是,「這裡哪有好的投資機會?」

這羣二代新臺商,要在東南亞闖出一番新天地,正在布建自己的新臺幹部隊。

拚薪情!臺灣薪水存錢有限到越南,不到10年存一層公寓

「年輕人願意到東南亞的,多半因爲這裡經濟發展雖比臺灣慢了5年到10年,但土地是臺灣好幾倍大,」資策會顧問、前宏碁外派馬來西亞主管曾慶廉指出東南亞的發展潛力,他觀察「年輕人較不會像上一代短視,賺了幾年就想走。」

臺商二代看上東南亞市場的龐大內需,打工仔則看到廣大的舞臺。兩者的差別是:二代有錢、有人脈,可以做不動產、金融投資生意;但來打工的新臺幹,要賺的是高工資,存更多的錢。

與林忠平一起做不動產開發的「智囊團」成員郭喬慧,她曾是科技大廠的產品經理,1年要飛9趟墨西哥看廠,1天經常睡不到3、4小時,但年薪不過1百來萬元,「我算過,換算成時薪,比在麥當勞打工還低!」

但到越南後,加入資本投資公司,郭喬慧拿到的薪水雖只比臺灣略高,這裡的物價水準卻只有臺灣的一半,存款累積快,且跟她談生意的,多是日本、韓國和歐美來淘金的人,「未來在這發展肯定比臺灣好。」

派駐印尼、現任中國一間金融科技公司市場開發主管的呂旻璁,大學畢業、當兵退伍後就到印尼工作,不到10年的時間,年薪已經突破2百萬元,遠遠超過他的臺灣同輩。

「老臺商面對的是臺灣薪資上漲,需要出來,到外地設廠;現在臺灣年輕人,卻是因薪資停滯不前,選擇到海外工作,推力完全不同,」呂旻璁說。

場景再轉回越南。臺灣最大針織布廠旭榮,總部在臺北忠孝東路,只是幾層小辦公室;但他們在越南福東工業區,卻擁有一座面積近7萬坪的工廠,工廠大門口設置一座大噴泉,如皇宮般壯麗。

外派到越南紡織業的臺籍幹部,平均薪資是臺灣的1.5倍,但在這吃一碗牛肉河粉,只要新臺幣35元。

這羣新臺幹精打細算:到中國薪水高,但物價也高,存不到錢;但到東南亞,薪水好,物價也低。他們表示,以越南來說,通常1個月花不到5000元。

而且,在這裡買一層公寓,不用新臺幣5百萬元,薪水不用存10年就買得到,房價每年並以3成到5成速度成長;但在臺灣工作,每月3萬元,不吃不喝28年,才能在臺北市買1間千萬元小套房。

其實對新臺幹而言,賺錢只是其一,賺資歷則是其二。「以我這年紀,不見得能在臺灣管個小團隊,但我在越南,有機會當主管,」在越南旭榮擔任採購的葉芸瑄,是7年級生,在臺灣職場超過10年,都沒成爲公司主管,但來越南一年,已管理5位越籍員工

賺資歷!更快成爲中堅幹部染料技術工,不到30歲管20個越南人

任職越南旭榮技術部門、負責布料染色的黃俊輯,抱着一樣的想法。他本來是每天背50公斤染料的技術工,但來越南4年後,不到30歲的他,已成爲該廠最資深的臺籍員工,旗下越籍員工達20位。

「(來越南)我滿興奮的,」黃俊輯說,他剛到時,這裡還是一片荒地,他以一位技術工,卻可參與廠商發包、工廠裝機等建廠細節,連工廠下方的水管該如何埋,管線如何走,他都需要一一掌握,「如果去其他地方,沒有這樣的機會。」

現年55歲、越南旭榮福東廠行政副總經理何世明,堪稱「老臺幹」。他指出,面對新臺幹,他先觀察1年,覺得有潛力,讓他成長,2、3年就可以升主任,成爲輔佐下一代接班的管理梯隊。

「派年輕人到東南亞,最重要還是爲了傳承,」主要從事衛星車隊管理的弋揚科技馬來西亞公司總經理張峰菖表示,他們今年也將啓動新人計劃,讓臺籍年輕人常駐馬來西亞,培訓約1年到2年,組成海外的中堅幹部。

新臺幹撕「草莓族」標籤 外派痛苦指數高,成長和成就感也大 雖然年輕人常被稱作扛不住壓力的「草莓族」,但這羣新臺幹身上,卻有頑強的鬥志。來越南2年、32歲的中租業務經理巫怡葶,爲了等待客戶開一張手寫發票,坐在客戶公司裡,等了6個小時,1天只吃一包洋芋片充飢,才談成第一筆租賃生意。

做鞋子商標的越南仁美公司,32歲的經理郭宗霖,從早上8點騎着機車,巡視整片工業區,看到門口招牌有寫中文字的,他就向警衛詢問,能否進門談生意,直到各工廠晚上關門,纔回到宿舍。

憑着這樣的精神,讓郭宗霖總算打進爲Nike代工的製鞋大廠豐泰,爲公司迎來數百萬元的訂單。「我們之前從來沒敲進他們的大門過耶!」他說這句話時,難掩一份得意。

東南亞外派的經驗,在他們的履歷表上燙金。「如果有海外經驗,即使後來再回臺找工作,不但更容易找,薪水甚至可以拿得跟國外一樣高,」聯電人資經理劉怡欣指出。

「我面試時,主管問我,有沒有想往海外走?我說,當然有!」29歲的潘孝旻,曾外派越南的鞋膠廠,待了1年離職,回臺馬上又到一家網路平臺公司任職,現爲業務總監,再派往馬來西亞,在異地找辦公室、找人,一手包辦,不再是顆小螺絲釘,薪資也比上次外派時多了3成。

在亞洲最大電商旗下部門、派駐在印度市場的負責人許詮,28歲,薪資已突破百萬元的天花板。他指出,年輕人到東南亞外派,可以選3種公司:一是歐美公司,薪資高,但少聘用臺籍;二是本地公司,能深入當地,但薪資低;三是「講中文的公司」,不論臺資或陸資,都是提升薪資水準的好選擇。

中國高速經濟成長,走了20年,碰到瓶頸,前進中國的臺青,漸漸退燒;取而代之的,是卡位東南亞的新臺幹。東南亞就像早年的中國,高經濟成長至少可再走10年,新臺干將是首批受惠者,也是下一代臺商征戰新市場、能建起牢固革命情感的先鋒部隊。臺灣年輕人的新機會,就在眼前!

※本文刊登於《商業週刊》1649期,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7-11不跟進全家跨店寄杯咖啡,真的是擔心金流?從財報看懂背後決策關鍵全聯行動支付,2周衝破百萬下載數!專家4點分析,吸引婆媽使用的原因客人以爲飲料壞掉暴怒,服務生這樣做讓他道歉…心理專家看對付奧客心法日最大連鎖牛排館Ikinari Steak,來臺挑戰孫東寶!背後有什麼秘密武器她27歲常放屁,檢查竟大腸癌三期!醫生:2類飲食過量,就是在腸道養致癌物